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美人鱼》的重生

    作者:朱天 《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05日 15版)
    宋丹菊《美人鱼》剧照李锋摄

        【创作谈】

     

        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先生的代表作京剧《美人鱼》,近日被其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教授以74岁高龄挖掘恢复、整理改编并亲身参与主演,重新搬上京剧舞台。

     

        京剧《美人鱼》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编剧,故事取材于民初武侠小说家陆士谔编著的《明清八侠》,因剧中女主人公妙华精通水性,因此得“美人鱼”之号,故而得此剧名。剧情为:海寇伦贵福觊觎太阳庵剑尼广慈遗留下的镇庵三宝,假扮皇帝,骗哄继任住持的剑尼妙华委身于他,继而骗得三宝。后经妙华同门张兴德、吕元、周浔等侦得真相,会同云公、云婆、云杰等又夺回三宝。伦贵福潜海欲逃,妙华入海擒寇。本剧借助女道姑经不起“色诱、利诱、名诱”最终“失身、失宝、失道”的故事,告诫世人要“静心、清心、净心”的“常理、佛理、道理”。艺术特点是唱念做打齐全,行当搭配齐备,情节引人回味,流派风格鲜明。该剧前半部偏重唱、做,是花旦戏;后半部偏重做、打,寓武打于舞蹈之中,是武旦戏。全剧文武并重,特别是独创了既有武旦规范又有“水战”特色的“水中打出手”,当时观众誉之为“鱼龙变化”。

     

        宋德珠先生自独立挑班成立颖光社后,成为以武旦挑班的第一人,使武旦艺术进入“武戏文唱”的新境界,于20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宋派艺术,是“四小名旦”中最早形成个人风格流派的。宋派艺术体现在融花旦之俏丽、青衣之凝重于武旦之勇猛、刀马旦之婀娜中,寓古典女性的阴柔之美于巾帼英雄的阳刚之气中,依托于烙上宋派烙印的传统武旦、刀马旦剧目,更依托于《蝶恋花》(后更名为《改容战父》)《百鸟朝凤》《虹桥赠珠》《忠烈鸳鸯》《美人鱼》等一大批当时新创或改编的代表性剧目。这批剧目在京、津、沪及全国各地成功上演并深受观众认可,标志着宋派艺术风格正式形成。《美人鱼》即是其中对宋派艺术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支柱性剧目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但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擅演神怪精灵、叛逆风流的武旦行当受到极大冲击,宋德珠等一批武旦艺术家和《美人鱼》等一批武旦剧目被大幅度地雪藏。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提倡多流派的“百花齐放”、多元并世的今天,将这批剧目重新挖掘恢复、整理改编,为全面展示包括宋派艺术在内的失传武旦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京剧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多样风格。在当今武戏式微的情况下,将这台本已濒临失传的武戏复立起来,对丰富武戏剧目、繁荣京剧舞台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宋派特色剧目《美人鱼》重新上演,这是一种传承传统剧目的新方式,即在如音配像之后,探索挖掘整理许多濒临失传的既无音也无像、只保留在现存为数不多的老艺术家的脑海记忆中的老戏的一种方式,把这些老戏通过见过听过的老艺术家讲述出来,经过新老艺术家的再创造,温故而“修复”,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不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

     

        《美人鱼》一剧的整理重排,自动议至今已经历十数载。为此,宋丹菊教授曾向为父亲创作该剧的翁偶虹先生讨教创作情况,向演出过该剧的李玉茹师姑了解演戏情形,向当年与父亲同台合演该剧的王金璐师叔询访技艺细节,并与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切磋形体身段。该剧演出由宋派京剧艺术第二代领军人物宋丹菊教授领衔主演,与宋派再传弟子陈宇、林永娜分饰主角妙华,以此将该剧经宋派第二代传至第三代,体现非遗传承的正规方式和历史使命。

     

        由于该剧没有音像资料,除剧本和少量照片外完全凭借老艺术家的回忆与经验,因此这种传承既有继承又有再创造,有宋派研究学者称这是一种“旧中有新,新而有根”的革新之法,一条更加宝贵而有效的传承创新之道。宋丹菊教授表示:年届古稀,不求名利,只为传承宋派艺术,将一部故纸堆里的佳剧重新激活,让数十年未见于舞台的冷门戏重见天日,成为一份活态的文化遗产,留下一笔立体的精神财富,把京剧艺术的生产力最终体现在舞台上,留在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中。

     

        因而《美人鱼》一剧的复排上演,并不仅仅在于又恢复了一出传统老戏,其核心价值在于积极探索一种抢救业已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利用现存为数不多的老艺术家的所见所闻尽可能地把失传剧目“拾起来”,把这些剧目呈现在舞台上,保存在新一代的记忆中,为青年一代继承挖掘京剧鼎盛时期的文化遗产提供基础条件和研究对象,并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