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应用型高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老经验”,弥补了学校实训“企业化情境”不足的弊端,解决了很多高校不得不“重理论、轻实践”的“顽症”。但在实践中,校企合作自身的“顽症”也逐渐暴露:实习效果打折、合作寿命不长,想达到理想的实践结果困难重重。
面对这样的困局,青岛滨海学院平衡“校”“企”责任,用学校自办企业的方式,探索出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创收
弥补实践教学消耗
“在企业实习,实事求是地讲,企业放手让学生干的,技术含量往往不会很高。这一方面是由学生现实水平决定的,无可厚非;另一方面,学生实习浪费材料,又降低效率。学校与企业毕竟终极目标有异,企业不愿为学校育人全面埋单。”谈起校企合作,青岛滨海学院负责就业工作的副校长孙瑛对此有着深刻认识。
怎么办?出路似乎只有一条:学校自办企业,平衡“校”“企”责任。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青岛滨海学院探索自办企业,深化实习实训改革,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2012年,青岛滨海学院以机械类专业为试点,投资150余万元整合、扩充了原有机械加工实训基地,以总量50多台各类机械加工设备为家底,组建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同时加挂青岛滨大机电有限公司牌子。
2013级模具制造专业的张铭第一次到滨大机电实习的时候,接到的任务是为某船厂做一种特殊配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张铭经过六次失败后终于做出了合格产品。张铭心里清楚,如果在校外企业,这样的效率,只能使自己的实习马上“寿终正寝”。但是,在学校自办企业里,张铭没有被“炒鱿鱼”的后顾之忧,两年来,他技艺精进,产品的废品率已经低于3%,达到了企业用工要求。据指导老师介绍,虽然张铭明年才毕业,但已在相关企业有了一定知名度,毕业不愁找不到工作。
翟建是青岛滨海学院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兼职公司经理。他对“校企一体化”项目这样概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平台,两个职能。”其中,“两个职能”就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实施企业化运作模式”。
“模具专业学到真功夫,需要一定材料资源,这是一般企业头疼的问题,但在校企一体的机械加工教学中心,就不成问题。”翟建解释道,一方面,学生浪费的材料,有些可以再利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中心同时也是注册企业,可名正言顺接收有偿订单。学生浪费了材料,降低了效率,但满足了教学中心任务,利润还有盈余。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可概括为“创业项目辅助制”,即企业创收,弥补实践教学消耗,变消耗性学习为略有盈余。2016年上半年,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心参训学生200多人,实习效率尽管不高,但“公司”盈利仍然达到近10万元。
“教学做”合一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如果说“创业项目辅助制”解决了材料难题,那“梯队式培养”和“企业化运作”就是学校借助校企一体化平台而创新出来的另外两个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的寒假,青岛滨海学院大三学生葛豪没有回家,他和几个学弟加班赶制冰糕机。自2013年开始,青岛滨海学院在培养出第一批实践操作能手后,就要求这些操作能手承担起对低年级同学的传帮带责任。学校称之为“学生技能培养梯队制”,即高年级技能骨干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技能指导,诸多“小师傅”有权有责,自然激发了他们自学苦练创新的激情与潜能。
“我们接到的是学校企业的生产命令,参与成本核算,春节前必须试制成功,超支和误期,学校将在学期学分中减扣,反之,则有学分奖励和资金奖励。这种实训,让我们时刻感觉工程是自己的,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葛豪说。
“‘创业项目辅助制’保证了实训资源投入,‘企业化运作模式’保证了逼真生产环境,‘技能培养梯队制’培养出诸多实习指导小师傅,人力、物力、环境三方组合, 让‘教学做合一’落到实处,学生提升了应用能力,熟悉了企业运作流程,具备了很强的就业竞争力。”翟建总结道。
成功的实践,催生了校办企业扩容的动力。2013年,青岛滨海学院整合了五岳建筑公司等5家老企业,新创了继续教育培训学院等6家新企业,注册、运作企业11家,涵盖建筑、机电、旅游、医护、贸易、艺术、培训、电商、学前教育等多个行业,注册总资金达2亿元,新的培养模式覆盖了学校所有70多个本、专科专业。4年来,学校全部企业培养各专业学生梯队骨干3000多人,配合教师指导低年级学生12000多人。2015年,经教育部专家团队实地调研毕业生就业比率及满意度等四阶段选评,青岛滨海学院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刘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