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国家京剧院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将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史诗《浮士德》搬上了京剧舞台,不仅成功登陆意大利VIE艺术节,还在博洛尼亚和摩德纳演出12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首次巡演大获成功后,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与中国国家京剧院随即商谈该剧2016年再次赴意巡演的相关事宜,并很快达成共识。在中意两国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京剧《浮士德》2016年意大利巡演顺利成行。11月5日,由中、意、德三国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实验京剧《浮士德》一行13人的演出团正式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巡演之旅。本次巡演将赴摩德纳、拉文纳、皮亚琴察、切塞纳、卡利亚里5个城市演出23场。
近日,光明日报记者就中意两国合作演绎京剧《浮士德》的成功经验、如何破解中国戏曲走出去尚存的瓶颈、如何使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更好地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载体等问题专访了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文化参赞张建达。
记者:您去年就已观看了实验京剧《浮士德》,这一剧目带给您怎样的直观感受?
张建达:在没有观看京剧《浮士德》之前,我的心里并不是很踏实。因为在以往的印象中,意大利观众对中国京剧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服装扮相华丽、武打动作精彩的层面上,对京剧深层次的艺术内涵理解有限。加之翻译障碍,更难以感受到京剧对白的语言魅力。但当我观看了京剧《浮士德》后,感觉这确实是一次成功的实验,以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讲述外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京剧艺术中的唱、念、做、打表演形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在唱段衔接处理上巧妙地糅进了西方音乐元素,不同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融合,加之扣人心弦的剧情牢牢抓住了观众,整场演出一气呵成,是一部中、意、德三国艺术家合作的艺术精品。
可以说这次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的新尝试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其实,类似的创新与实验并非首次,如京剧《图兰朵》《王子复仇记》等,都是运用京剧等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演绎西方经典故事,让西方观众在熟知剧情的基础上,能更好地接受中国戏曲艺术的表达方式,从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精髓。
记者:您认为实验京剧《浮士德》之所以能够在西方观众中获得认同,在市场运作、艺术探索上的主要成功经验是什么?
张建达: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作品选得好,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嫁接”到京剧表演形式具有可看性。中、意、德三国艺术家们经过反复选择,确定了这部观众熟知且情节紧凑感人的剧作,这是演出成功的基础。二是音乐再创作是独到之处。该剧并没有全部照搬京剧曲调,而是根据剧情需要加入了西方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适当减少了观众对京剧音乐的陌生感。三是组织者在演出运作方面首先立足中小城市,通过在中小剧院中演出,面向基层观众推介文化新产品。通过这种运营方式,可以有效保证观众上座率和演出效果,同时扩大传播范围,间接产生广告效应。从该剧2016年巡演计划可以看到,巡演城市和演出场次都有所增加。
其实,我们在西方歌剧、交响乐、现代音乐领域与国外同行们有着许多很成功的合作范例,国内著名歌剧院每年制作的西方歌剧在中国演出受到中国观众热烈欢迎,中央歌剧院、国家大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著名艺术院团到世界各地巡演,同样受到国外观众热捧。
京剧《浮士德》在意大利成功巡演为另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合作的基础,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具体可行的项目。其次要有物质基础,艾米利亚·罗马涅剧院基金会有剧院联盟,遍布意大利北部中小城市的剧院资源为演出搭建了平台。
记者:中国戏曲“走出去”目前存在诸如翻译不准确、观众看不懂等诸多问题,如何让外国观众从“看热闹”到“深入欣赏”,充分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而真正推动中外文化实现深度交流与合作?
张建达:中国戏剧“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语言障碍、文化背景、对中国戏曲表演欣赏程度等问题,但是我们的艺术家们一直在努力工作和不断探索。我们应同国外艺术家们开展更深入的文化交流,尤其在文学领域开展深度交流,让中国的文学名著成为世界名著,文学交流越深入,越能促进国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也为中外合作生产艺术演出产品打下坚实基础。文化财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世界文化财富中最为璀璨光辉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不断深入的文化交流,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引领世界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