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阿尔勒迷雾”笼罩梵高画作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7日 05版)

        【文化时空】

     

        日前,法国塞伊出版社出版了由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阿尔勒镇一位咖啡馆老板收藏的梵高素描画本——《文森特·梵高,阿尔勒迷雾》,并同时在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英国和美国发行。塞伊出版社认为,“梵高画本”是近年来的一大发现,也是难得的珍品,填补了梵高后期作品的空白。塞伊出版社为出版该画集做了大量准备,在出版之前对画作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这无疑增加了各界对画本的期待。但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对“梵高画本”提出质疑,认为该画集是赝品。一时间,“梵高画本”的真伪成为美术界关注的焦点。

     

        文森特·威廉·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对20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1888年至1889年,梵高居住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小镇。梵高37岁时死于精神分裂症,其最著名的作品大多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蛰居阿尔勒小镇时创作的。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近日发表公报称,博物馆多年前就知道社会上有一本“梵高画本”。2008年和2012年,博物馆的专家已对利用高分辨率摄影技术拍摄的56幅作品进行了鉴定,认为“这些画作不可能出自梵高之手”。博物馆专家的依据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这批画作缺乏梵高作品的基本风格,尤其是没有梵高在阿尔勒时期创作的笔法,“风格单调,笔触笨拙,没有灵魂”。第二,画作色彩呈棕黄色,这与梵高当年习惯使用黑色和紫色不吻合。黑色和紫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褪色,逐渐演变成棕黄色,但“梵高画本”长期收藏在没有光照的地方,色彩应该仍然是黑色或紫色,不应该“褪变”为棕黄色。“梵高画本”的“模仿者”临摹的可能是梵高已经绘制了多年后的作品,并不知晓梵高当时使用的是黑色颜料。第三,“模仿者”对画中的地点和景致并不熟悉,出现“错位”。

     

        有艺术界人士称,既然梵高博物馆宣称此前就知道“画本”存在,并对其中的一些画作进行过鉴定,那么博物馆为何不透露使用了什么鉴定方法?此外,为什么不对画作直接鉴定,而是根据高分辨率照片来鉴定?针对画作中景致“错位”现象,有画家认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不一定对所见的景致“原汁原味”地照搬照画,“错位”现象经常发生,不应成为鉴赏画作真伪的依据。

     

        一边是“言之凿凿”的绘画鉴赏分析专家,一边是“热情高涨”的出版商。难怪有艺术评论家批评道,世界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认人不认作品的时代,说穿了,都是金钱惹的祸。即便是举世公认的名人,在不同的阶段也有大量的“败笔”,而一旦出了名,其任何作品都可以被称为“佳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藏品数量的减少,存世的名家作品越来越少,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梵高生前饱受社会的冷落,在屈辱、彷徨、孤独和贫穷中离世。命运和他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就是,去世后,他的《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跻身全球最著名、最昂贵艺术品行列。据悉,梵高留存下来的作品有千余幅,凡是与梵高有关的作品都炙手可热,梵高的画册及其衍生品成了到荷兰的游客必买的纪念品。塞伊出版社顶住“出赝品”的巨大压力,不惜血本,在多国同时发行《文森特·梵高,阿尔勒迷雾》,无疑将获得丰厚的收益。但“梵高画本”引发的争论和猜疑并未了结,“阿尔勒迷雾”最终散去还需时日。

     

        (本报布鲁塞尔11月26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