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地方戏曲:老问题与新挑战

    作者:林静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6日 09版)
    地方戏曲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图为河南省社旗县越调剧团为群众表演传统地方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振兴传统戏曲,人才培养要跟上。图为第12届中国戏曲小梅花“十佳金奖”获得者牛欣欣。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现象级】

     

        在国家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戏曲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一方面,各地戏曲院团在人才、资源和渠道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另一方面,一些“老毛病”依然存在,制约了地方戏曲“更上一层楼”。

     

        日前,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陆军带领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团队赴陕调研。众多戏曲专家一同为中国地方戏曲创作问诊把脉,结合近20位剧作家的实践,深入探讨了当前地方戏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政策的推出,广大戏曲作者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了。老一辈创作者们老骥伏枥,积极发挥余热;中年一代砥砺进取,重焕青春风采;新生代雏莺清啼,带来源头活水。截至2016年,陕西共有剧作者120余人,其中专业剧作者约60人。从年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40岁以下的不到五分之一。对比2010年的数据来看,剧作者数量呈现上涨趋势(以上数据中的剧作者包括戏曲剧本作者)。

     

        因为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缘故,近三年陕西戏曲创作呈现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全省大小院团三年来共新创戏曲剧目近百部,剧本大多出自本土作者之手,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根据清代剧作家李芳桂生平创作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李十三》,改编自著名作家贾平凹同名小说的商洛花鼓戏《带灯》,讲述人类先祖大禹治水传奇故事的蒲剧《河魂》,根据秦腔传统戏《劈山救母》和洛南民间传说创作改编而成的秦腔神话剧《沉香》,以“最美西安女孩”熊宁的感人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秦腔音乐剧《七彩哈达》,反映20世纪40年代河南人逃荒陕西艰辛历程的原创豫剧《河南担》等。

     

        但整体来看,戏曲作品方面依然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剧本质量普遍有不尽如人意之忧,主要表现在戏剧观念陈旧保守,题材选择视野狭窄,主题挖掘流于浅表,创作手法因循守旧,创作过程急功近利等。而创作队伍建设方面,则存在专业化程度较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年龄结构不合理,专业创作者和青年创作人才储备不足等症结,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创作心态浮躁

     

        当下地方戏曲所存在的问题其来有自,原因诸多,但首先在于导向和理念上的不一致。从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再被强调,但现实中的创作者却往往“跑偏”。不少院团为了能登上国字号大舞台,不惜斥巨资制作“奔奖戏”。这些作品体量庞大,耗费不凡,有的为凑够入围所需的“场次”而频繁下乡进行“惠民演出”。对这些“山珍海味”,吃惯了“家常菜”的老百姓却未必领情,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

     

        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陕西曾以剧种数量多闻名全国,而据最新的剧种普查数据显示,陕西全省地方戏曲剧种仅存25个。除去现实发展因素,这些年戏曲创作中脱离戏曲本体、违背戏曲创作规律的种种做法难辞其咎。许多创作者心态浮躁,怀抱投机心理,有的为夺奖而一味趋同,罔顾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有的为迎合市场而生搬硬套,丧失了创造性和艺术担当。这不仅让戏曲艺术愈发远离观众,也掏空了戏曲生长的内生动力,对戏曲的传承造成巨大伤害。

     

        创作能力不足也是当下戏曲界的一大短板。由于缺乏生活根基,部分剧作家在作品中鲜有全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悟。陕西作家柳青为写《创业史》曾在西安皇甫村深扎14年,这在如今近乎成为绝响。除了对现实生活扎得不够深,对戏曲本体缺乏理解也造成了创作的不娴熟。戏曲的艺术特质与众不同,创作中应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戏曲表现的题材,发挥其虚拟写意、长于抒情的优势。如果不能深入领会这一点,戏曲作品难免不伦不类。

     

        人才队伍建设上,创作人员缺乏宏观的管理与微观的指导。陕西的专业戏曲作者大多分散在文艺院团等文化单位,很多已长年不进行创作,有的已改行写影视剧,有的把创作当作业余爱好。创作方向缺乏引领,作品质量缺少把关,导致很多人“吃别人嚼过的馍”,甚至出现“题材撞车”的尴尬。目前,包括一些省市级著名院团在内的很多院团都没有专业编剧,多是有创作任务时才招兵买马,如此临阵磨枪获得的剧本,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建立能够促进戏曲作者队伍提质保量、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青年人才断档

     

        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人,戏曲的未来更在青年一代。扶持戏曲发展,青年创作人才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要让青年剧作者进得来、留得住,不光要重视资金扶持,更要重视良好人文环境的创建,让年轻人有尊严,有空间,有未来。一个戏曲编剧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不仅需要个人化的知识积淀与经验积累,还需要在大量的团体实践中逐渐掌握创作要领。这一方面要靠老一辈的“传、帮、带”来加强剧种传统的继承,构建科学的戏曲剧本创作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点扶持,为青年人才搭建专门的实践平台。

     

        此外,建立戏曲剧本创作项目库,对剧作者建档管理,对戏曲创作合理布局规划,对剧本创作进行指导论证,对创作活动进行资金扶持,建立剧作者管理数据库,定期召开剧本创作整体规划会、题材论证会、剧本研讨会、创作培训班等,不定期开展生活采风、读书会、剧本朗读会、成果展示等活动,都是加强戏曲创作规划统筹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对于当今的戏曲创作者来说,要创作出好作品,就得既志存高远,又耐得住寂寞,要勇于为时代代言,为人民书写,努力创作出触及灵魂的作品。具体而言,要还戏于民,减少大制作,加强小戏小品创作,多写“小、精、灵”等观众喜欢的作品。与此同时,创作者们还须勤于学习,与时俱进,开阔胸怀和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回归艺术根本,如此才能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戏曲作品。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