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运行基本情况
乡镇文化站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近年来甘肃省始终坚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文化为民”原则,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不断更新文化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新模式,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有效激发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活力。
(一)基层文化服务格局建设趋于网格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甘肃省先后制定了《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关于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实施意见,全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自2007年国家建设规划启动实施以来,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成为全省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文化惠民工程。2011年起,按照文化部的部署和要求,甘肃省所有文化站全面实施免费开放,零门槛接纳群众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自2013年11月《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实施以来,全省突出“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的文化建设工作重心,积极整合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展理论政策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节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构建起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体系。截至目前,全省12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1203个馆舍设施达标,约占总数的98%。
(二)项目资金投入使用趋于效能化
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主阵地,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运行经费是推动乡镇综合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目前,全省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都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它们的服务保障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付。
自2010年开始,上级财政为每个乡镇文化站投入10万元的活动设施经费。2013年,文化馆(站)和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上级财政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贴5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同年,全省实施乡村舞台建设项目工程,为每个行政村补助了5000元的文化器材购置经费。通过整合这些经费,甘肃省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配备或更新了办公桌椅、观众座位、图书阅览架、室外音响设施、电脑设备、卫星接收器等开展文化活动必备设施,添置图书和电子文献、订阅报纸杂志、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所需费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截至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免费开放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为1035.5万元,投入馆舍建设的项目资金3958.22万元。
(三)文化活动内容形式趋于多样化
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建设主阵地,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其“有意味的形式”和“有品位的内容”是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各乡镇文化站本着“种文化”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有效激活了乡村传统文化因子,使得乡镇文化活动内容异彩纷呈。
充分利用农闲时节、节假日和集市时间,组织开展了“文化下乡”和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丰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结合“千台大戏送农村”和“三下乡”活动,引导乡镇村社开展广场舞比赛、农民运动会、手工艺品竞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基层乡镇“春节期间锣鼓声,节假日中比赛声,农闲季节歌舞声,一年四季欢乐声”的良好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注重普惠性和个性化需求。为基层群众适时提供了时政法治科普宣传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培训等普惠性文化活动,特别关注了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文化服务工作,实现了均等普惠基础上的个性化需求服务。
(四)文化队伍建设趋于合理化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甘肃省乡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着眼于队伍建设,立足于乡镇工作实际,注重带队伍促建设,着力推进了乡镇文化管理队伍、乡镇文化骨干队伍、乡镇文化业余队伍和乡镇文化志愿者队伍等四支队伍建设,逐渐推进了基层文化人才四支队伍建设的均衡化发展。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管理和服务者队伍建设,发挥了乡镇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2009年以来,全省严格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按照相关要求,配齐配强基层文化站专职专干队伍,为各乡镇、村文化活动场所及农家书屋配置了专兼职文化管理人员,壮大了基层文化队伍,有效发挥了乡镇文化站队伍在服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和核心带动作用。
加大乡镇文艺骨干队伍、文化业余队伍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确保了乡镇文化蓬勃发展的人才保障。近年来,我省各乡镇通过兴办读书社、书画社、乡村文艺俱乐部等文体活动形式,组建了数千个群众文化艺术社团,培养了一批群众文艺骨干。全省现已成立了戏剧、舞蹈、曲艺、社火、秧歌、健身等群众自办文化社团3680个。
2、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约乡镇综合文化站资源利用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包括工作队伍整体实力不强、运行和建设体制僵化等。在整体硬件资源建设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软件方面急需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和增强在基层讲好文化故事、做好文化浸润的能力和方法。
(一)乡镇文化站工作队伍老化、虚化、弱化,文化建设发展整体动力不强
1.乡镇文化站队伍老化,文化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文化工作是一项需要创新和热情的事业,而有的乡镇文化站长通常是不到退休不换人,相当一部分文化站长在该岗位上工作超过了20年,导致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热情不高,创造力匮乏,使得乡镇文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乡镇文化人才后期培训和流动不充分不合理,有的文化工作者因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不能胜任工作;另一方面,农村大量文化骨干和文艺爱好者因受体制限制,不能顺畅地进入文化工作队伍,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2.乡镇文化站队伍虚化,文化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文化建设不同于经济建设,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发展,而且很多成效无法量化考核,短期内也很难见成效。由于部分基层领导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设施建设,不注重文化人才资源配备培养等现象。加上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杂,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身兼数职的情况较普遍,基层文化站的管理与工作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乡镇文化站队伍弱化,重使用、轻培养,文化服务能力亟待加强。从业人员专业不对口或学历偏低现象普遍,半路出家多,科班出身少,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面向社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文化普及、宣传、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力,带动文化建设能力不强。乡镇文化人才队伍待遇发展不被重视,真正因为文化工作突出被提拔任用的很少,而且,受人员编制限制,乡镇文化站大多数工作人员难以独自承担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和文体活动的辅导工作。
(二)乡镇文化站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固化、僵化,文化建设发展活力不足
1.乡镇文化站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固化,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创新性不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目前,全省大多数乡镇文化站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仅能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活动任务,文化活动主导意识弱,大多数文化活动还处于“参与的人常参与,不参与的人总不参与”的状态,普遍缺乏因地、因人、因时设置的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态势发展的文化需求。
2.乡镇文化站建设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僵化,文化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部分已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效益发挥差。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部分乡镇村社的农家书屋、阅览室。一方面是免费开放资金总量偏低,更新补充购置不足。2003年至2005年“国家送书下乡工程”赠送的许多图书已很陈旧,文化站现有的图书大多为乡镇自筹或者部门个人捐赠,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创新发展的节奏太慢,不适应文化发展的新潮流。以电子阅览室为例,截至目前有的乡镇才逐步完善电子阅览室,可目前人们阅读习惯和趋势已有更新的变化,手机阅读等新媒体已经比较普及。
3.乡镇文化站管理运行机制不协调。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基层公益性文化机构,工作业务由上级文化部门负责,人员由乡镇政府管理。这个管理模式看似分工明确,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造成事实上的管理职能不顺,形成了目前乡镇文化工作“双管难管”的尴尬局面。目前,部分地区乡镇文化工作虽然纳入了乡镇政府的考核范畴,但其所占分值过低、考核指标不合理,只有活动数量、团队人数等几项单一的指标,而对于更主要的活动创意、效果等则缺少考评,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基层文化创新和顺应群众需求成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性局限。
3、进一步良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物质上脱贫,也要精神上富足。文化建设是实现精神富足的主要途径。要深刻把握当前的时代背景、消费趋势、审美需求、群体特征,积极创新和用好各类艺术平台载体,充分调动沉睡于乡野的文化资源,引导农民群众过好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
(一)上下求共识,培育乡镇文化发展新理念,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着力转变领导干部对文化建设“言行不一”的思维模式。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民生进步与否的分界线,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让文化惠民为幸福加码,用幸福指数考量“文化民生”,这是当前民之所需、政之所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强化责任担当,以静态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注重对乡镇领导工作尤其是主要领导文化建设政绩的考评,改变基层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瓶颈思维,实属首要之举。
要更加广泛地利用新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创新生产,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激发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挖掘提升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网络文化、都市文化等文艺生态,形成文化创造的原动力,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农民群众从满足于腰包鼓起来的物质层面的需求,转变到重视思想富起来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让文化成为群众的共同追求、时代风尚和精神家园。
(二)治标先治本,统筹推进文化与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让乡镇成为文化人气聚集地
正确看待和处理文化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文化元素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让乡镇成为人口汇聚地和人气聚集地。《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做大中心城市,做强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做特小城镇,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实施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特色产业,探索‘生态+’发展新模式。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循序推进的要求,在开展试点基础上,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对此,在实施好规划要求的同时,积极推进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让农村远离荒芜和留守,成为繁荣的农村和美丽可亲的家园,让乡镇能够留得住人,聚得了人气。
(三)专兼相结合,加强农村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乡镇文化生力军基础
以乡镇文化站为中心,建立“两结合”的人才构成体系,搞好专职与业余的结合。一方面要确保专人专用,避免出现文化干部身兼多职的现象,搞好对专职文化干部的培训,尽快提高乡镇文化干部综合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打破乡镇文化站人才选配机制,改革文化站准入机制,聘用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文体特长、热心农村文化建设、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专职管理人员,吸引协会、社区、企业、当地文娱积极分子进文化站,成为文化站的编外人员,发挥他们的专长和带动作用,重视乡镇文化干部的成长进步,有效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扶持组建农村艺术队。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自办文化,使乡土艺术家在民间“红”起来。
二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文化能人进行扶持,组织开展民间文艺工作评选表彰活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鼓励农村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开展文化活动。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作和活动经费,让他们深入基层,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群众生活、充满乡土风情的文艺作品。
三是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功能。建立农村文化人才资源信息库,将农村文化人才按照县区、乡镇、村社分级,针对各自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除知识讲座、工作交流外,要注重观摩培训、网络交流、外出参观等培训方式,努力实现每人掌握一项文化技能的基层文化人才培养目标。
四是定期组织文艺教学专家队伍到乡镇村社开展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到农村指导诸如秧歌队、鼓乐队、舞蹈队等农村文艺队伍的活动开展,提升农村文化活动水平。
(四)优化体制机制,激活乡镇文化创造力
理顺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的辐射带动功能,对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配备、调任,文化主管部门应具有重要的建议权,确保文化干部专职专用。探索制定相应的文化创新奖励措施,鼓励文化站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方式、活动形式和艺术载体,让农民群众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规范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从经费上保障农村文化工作阵地硬起来、特色亮起来、人气旺起来、机制活起来、宣传响起来。同时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优化考核评估体系。制定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从领导重视、文化站阵地建设、组织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文化活动开展、参与文化市场监管、特色工作等方面确定考核标准,不断提高乡镇文化建设考核分值和比重。
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文化机制。要实施全省城市文艺团体与乡镇文化站结对帮扶工作,有效整合城市和乡村文化资源,不断提升文艺作品内涵,培养壮大乡村文艺骨干队伍,辐射带动全省乡镇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镇文化建设机制。不拘泥于文化站单一的力量,鼓励支持建立社会文化团体,让他们成为居民和文化站的联系纽带。社会文化团体通过开展活动,传达了文化站的工作精神,也使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中提高了思想文化觉悟,从而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五)坚持“三贴近”原则,创新乡镇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
长期以来,乡镇文化建设中形成了一个误区:每一项文体活动,唱主角的总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或学校的师生,活动也总是集中在乡镇集镇中心,广大的农民群众只能当观众。乡镇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要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唯一的途径就是把活动办到农村去,努力创新活动方式。
(作者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