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民屋之中见精神

    ——再读赵勤新作《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

    作者:北雁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2日 11版)
    《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 赵勤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群 又凡 摄/光明图片
    大理白族房屋 刘彬 摄/光明图片

        【文艺品评】

     

        民居建筑,往往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大理人,我清楚地记得儿时有这么一句民谚:“大瓦房,空腔腔;茅草房,油香香。”前后各六字,分别道出了大理白族人和客籍人对住宅建设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以勤劳著称的白族人民,往往穷尽毕生心血,燕垒泥巢一般苦心营建个人居所,并将个人追求和家风志向巧妙地融入民居建筑之中,借此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早在1999年,白族学者赵勤就深入田野调查,并大量查阅史书典籍,倾尽十年心血,写出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一书。该书出版后,佳评不断,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探求白族民居建筑的母本”。然而,素来治学严谨的赵勤,仍然觉得这本书不够简洁、明晰。由此,他在保留原有精彩部分的基础上,再作了梳理思考,对原作进行了大量调整、修改、润色,还对原作里的照片做了大量更新。在此基础上,2015年1月,重新修订的《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出版。

     

        大理,是云南文化源头之一。而喜洲,自唐宋以来,一直是地灵人杰、儒商云集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民居精品建筑。至今,这里仍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一大批白族民居建筑群。它们如同各时期的活化石,成为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瑰宝,也成为研究大理,乃至云南民俗传统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实物史料。

     

        从小生长在这片文化氛围浓郁的土地上,作者不仅对大理的民居建筑文化耳濡目染,还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考证和剖析了从明代直至民国时期,大理喜洲古镇仍然保存着的170多个院落。这些院落标准完整,都有着“三方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作者还对这些院落的建筑年代和房屋主人事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记录。作者还大胆地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喜洲,不论商人、普通百姓、读书人,亦或是做官者,在获得功名,或者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都会积极为家乡做慈善事业。这些行为,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身经历所积淀的文化,让人们能更深入地解读他们饱经沧桑、兼程风雨的创业故事,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启迪后人。由此,他们选择这个特殊的建筑文化符号,作为彰显人生成就的重要承载物。”

     

        在对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的研究中,作者从建筑的历史溯源、文化传统、建筑特点、风俗民俗、外形艺术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归纳总结。

     

        作者以著名历史人物的居所为例,深刻解析了云南民居建筑中所透露的民族精神内核。如明清时期的喜洲官吏杨士云、张于恭、赵廷俊、张仕锃等,作者总结了他们功名成就后所建造的民居的特点。

     

        此外,白族民居建筑往往追求“与所处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些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朴素规律,历来是白族人民非常注重的优良传统。白族民居建筑注重门楼、照壁、外墙、屋檐的装饰,体现了白族的审美观念和尊重文化、传承文明的风俗沿袭。而对出角大门等一些特殊建筑风格的要求,则体现出白族包容接纳、高瞻远瞩、见贤思齐、力争上游的精神动力。

     

        在书中,赵勤还对大理喜洲的历史沿革和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儒商文化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他还对喜洲近年来人文发展的情况,进行了成果性的调查,更加有力地证明,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所体现的,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境界。

     

        令人欣喜的是,在多元建筑文化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饱受现代建筑,特别是西式建筑的冲击,在此时重新修订、编写出版这样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书籍,能促进对民族文化发掘和民居建筑保护的反思,并为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带来新的思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