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三峡集团:

    打造央企社会责任的名片

    作者: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22日 08版)

        【国企改革新动向】

     

        以三峡工程为发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开发金沙江、发展新能源、拓展国际市场,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开发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能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做些什么?”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沙先华说,感恩社会、回报国家,是三峡集团成长壮大的初心,也是央企永恒不变的责任。

     

    来自长江 回报长江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自2008年汛末开始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水库连续7年蓄至175米正常蓄水位,三峡工程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巨大综合效益全面充分发挥。

     

        “通过科学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水库群,削峰错峰,避免长江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叠加,有效缓解了中下游防洪压力。”沙先华说。数据显示,从2003—2016年,累计运用三峡水库实施拦洪41次,总蓄洪量1219亿立方米。

     

        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以后,根本改善了重庆到宜昌600公里江段通航条件,航运成本与蓄水前相比下降了1/3。2015年,三峡船闸货运量达1.11亿吨,是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的6.5倍。

     

        截至2016年10月底,三峡电站这座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累计发电978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消耗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亿吨。

     

    为库区发展保驾护航

     

        三峡集团因三峡工程而生,本着“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电开发理念,三峡集团自2003年起从三峡电站售电收入中按照每千瓦时4.5厘钱提取资金,建立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后更名为三峡水库库区基金,计提标准提高为每千瓦时8厘钱),专项用于扶持三峡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改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等。

     

        今年4月,2020尾大规格中华鲟被放归长江。为保护三峡水生生态,三峡集团长期坚持增殖放流。截至2015年年底,三峡集团已累计开展57次珍稀物种放流,仅放流中华鲟就达550余万尾,占全国中华鲟放流总量的2/3以上。2015年春夏之交,上海长江口出现了大批中华鲟幼鱼,数量是10多年来之最。

     

        2016年,三峡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公益基金会,在今后的三峡库区支援实践中,因户施策、精准发力、高效运作。“三峡集团的社会责任理念已经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之中,成为一张闪亮的企业名片,激励企业实现更大价值。”沙先华指出。

     

        今天的三峡库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地方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本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