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杂谭】
我与邓加荣是很熟悉的,相识近30年。他在担任光明日报新闻研究所所长时,曾在1992年倡议并主持召开了我的新闻作品研讨会,而这个研讨会对我此后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一直对此心存感激。
但是,近年来,我发现自己以往对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他在退休之后,特别是年过八旬之后,一次次给我带来惊喜,也一次次让我刮目相看:他的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简直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了。他刚刚整理出版了十大才子书,又推出了《全新破译红楼梦》,还与人合作推出了章回小说《刘罗锅断案传奇》,他甚至创作了电视连续剧并为多部电视剧写主题歌。至于为马寅初、林巧稚、杨西光等名人所写的传记,更是数不胜数。
看了刚刚出版的《邓加荣新闻作品选》,我又发现他有一个更为各界所认可,也最能反映他志趣和爱好的身份,新闻学的实践家和理论家。看了这本书就可以相信,他是可以称得起这两个“家”的。邓加荣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可谓波澜起伏、多姿多彩。他曾留学苏联,在学财经的同时又通过函授学了文学,一举获得了双学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他进入金融界,随后又进入教育界,最后再次跨行当了记者。新闻工作,是他最后从事的工作,也是他最愿意展示给世人的身份。
《邓加荣新闻作品选》包括“长通讯与短通讯”“长消息与短消息”“长言论与短言论”“专栏小品”“新闻记者与新闻写作”等系列。书中写了马寅初、孙冶方、李谷一、新凤霞等各界名人,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宽广的视野和高尚的价值取向。而对童大林、蒋一苇、苏星等名人所做的“名人访谈”,则反映了名家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其中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新闻记者与新闻写作”则是作者新闻学理论和实践的结晶,其中有些探索具有开创性,对所有新闻工作者都有指导意义。既当新闻实践家,又当新闻理论家,这在新闻界实不多见,也是难能可贵的。
收入书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可圈可点的:《李谷一与乡恋》,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一场备受关注的争论,旗帜鲜明地对艺术家们的艺术探索给予了支持,本篇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篇很有影响的报道;《有这样一位经济学家》,对默默奉献、埋头钻研的知识分子唱出了一曲动人的颂歌,弘扬了一种最值得社会珍视的精神。
邓加荣对写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是令人敬佩的。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这些作品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和汗水,对许多作品他都是改了又写,写了又改,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不要小看“改了又写、写了又改”这8个字,对于一个终生以耍笔杆子为业的人,在著作等身之后还能做到这样,殊为不易。而在当今的学术界、新闻界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这种严谨、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近几年,我相继收到他寄来的许多新书。每次翻阅,我的脑海里都蹦出一句俗语:人勤地不懒。大地不会辜负辛勤耕耘的人,只要勤快,只要舍得花力气,就一定会有收获。每到此时,我都会深受触动、有所感悟:人生几十载,倏忽而逝,只有那些勤奋的人、不愿虚度光阴的人,才能不断创造自己的“丰收时刻”,为社会一次次带来惊喜。《邓加荣新闻作品选》在字里行间折射出许多宝贵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