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挑战电影技术,更要讲好故事

    作者:刘巽达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8日 02版)

        【文化评析】 

        对于观众而言,“过瘾”是一种合理要求,当画面渐渐“淡出”时,期待落空的观众自然会为“美中不足”而叹息。就剧情而言,笔者以为这部影片不是李安最好的影片。

     

        眼下,导演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被广泛热议,但公众讨论最多的不是故事,而是他对新技术的挑战。影评圈内甚至充满这样的互问:你看的是哪个版本?似乎只有看到李安尝试的“120帧/4K/3D”(每秒播放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版本,才比较有资格讨论。全球仅有纽约、洛杉矶、台北、上海、北京五家影院可以上映这个版本,于是它就成了奇货可居的稀缺之物。

     

        笔者坚信技术的力量,坚信自己会被“120帧”震撼到,但更坚信故事的力量。如果故事的张力不够,哪怕技术绝伦,也会让观者心存遗憾。所以,撇开“120帧”的新技术,笔者的观感是美中不足。

     

        就影片传达的价值观而言,相信大多数国人会与李安高度契合。尽管对白偏多,且涉及战争的意义、英雄的定义、国家的荣誉、个体的责任等宏旨性问题,但是影片对此进行了多向度地开掘,没有令人反感的说教,没有“为说而说”的桥段,还是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

     

        不过,此片在美国上映时被一些人认为是平庸之作。为什么?主要原因恐怕是它的吸引力和震撼力不够。此片虽然“该写的都写了”,却没有“某一点”写深写透。艰难寻找自我的比利·林恩,反战派的姐姐,持宿命论的B班班长施洛姆,伪君子史蒂夫·马丁,啦啦队女郎菲珊……尽管做了个性各异的呈现,但是这部片子的剧情因缺乏剧烈的戏剧冲突和感情冲突,让观众始终处于“等待高潮”的期待中。这不是“观念落后”造成的缺憾,而是“观影心理”的普遍反映。

     

        由于人物众多,李安忙不迭地将所有人物都呈现得力求精彩,他的功力也让影片大致达到了预期效果。可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对主线和主角造成某种削弱。在需要浓墨重彩展现细腻之处,观众没有等到满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细节,只是看到了略显粗糙的战友情和兄弟情,以及稍稍涉猎的亲情和爱情。影片的重点放在“战后林恩的何去何从”上,既然如此,似乎应该将观念的、亲情的、爱情的反制和羁绊,表现得更加浓烈和纠结,而不是浅尝辄止地“化解于无形”。对于观众而言,“过瘾”是一种合理要求,当画面渐渐“淡出”时,期待落空的观众自然会为“美中不足”而叹息。

     

        对于这样一部讨论战争观的心理剧,李安的着力点在于挖掘主角的心理矛盾,因此剧情主线自然是围绕比利·林恩的心理纠结展开的。在文学作品里,心理冲突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文字提供给读者广泛的想象空间,可是对于视觉艺术的电影而言,心理冲突还得借助于某种外部冲突,心理戏还得通过语言、表情、剧情等外观形式呈现。如果在“心理”和“表现”之间没能架好合适的桥梁,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势必受到影响。

     

        就剧情而言,笔者以为这部影片不是李安最好的影片。如果李安愿意用“沉浸式科技”的技术挑战作为本片的最大亮点,那么我们没什么可说的,对于画面信息量是普通影片的40倍,清晰得纤毫毕见的“超现代”技术,有什么可批评的?可是,也许我们搞不懂技术,但看得懂故事,既然电影是大众产品,请允许笔者说出“美中不足”的观感。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