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地区文物资源丰富,地面之下古遗址、古墓葬星罗棋布。在城市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文物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洛阳摸索出了一种双赢的方式。
“传家宝”与“眼中钉”的博弈
洛阳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发现城址、粮仓、墓地等。这些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历史的遗存,规模虽小但分布密集,如同散落在城市中的颗颗珍珠。
然而,这些本该被洛阳人视为“传家宝”的遗址,却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2002年,洛阳发现一处有墓葬600多座、车马坑29座的大型东周墓葬群,其中包括天子驾六墓葬。尽管文物部门全力抢救,但是大多数墓葬还是毁于推土机下,仅有不足20座劫后余生。
近十年,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传播和深入人心,这种将文物保护视为“死对头”的情况已有了显著改变,但希望自己开发的土地千万别挖出什么“宝贝”的心理还是存在的。因为开发过程中发现有遗址,按照规定,这块地就不能作为建设用地,甚至需要收回土地或者延期开发。
洛阳定鼎北路唐代砖瓦窑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苗南村东南方向,毗邻隋唐洛阳城宫城北侧。这处遗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出土的砖瓦体量大、制作精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1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基础性的考古工作已经完成,并且在原址上修建了保护棚,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正在现场工作的考古人员介绍:“这片区域本来是要建一个建材市场,但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与科研调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影响了开发的工程进展,遗址保护工作曾一度受到抵触。”所幸,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砖瓦窑进行原址保护性展示。
让考古工地会讲故事
原先考古人只需考虑如何发掘和研究,但近些年把文物保护理念贯穿于考古全过程,已成为考古界的共识。
洛阳六中新建的教学楼左侧有一处城墙遗址,被认定为隋唐洛阳城宫城东墙的一部分。洛阳六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教学楼已成危楼,亟须改造。学校要建设,文物要保护,怎么办?考古发掘方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制定出一套双赢的方案——在宫墙遗址上做展示:一层修建透明玻璃地板展厅,将城墙遗迹完整呈现出来;二层陈列百年校史。“这样既保护了遗址,又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辅相成。通过和文物工作者接触,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智慧和勤奋。”校长史林旭如是说。
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我们不仅要把考古与基建进行有机结合,还要通过多方共赢的局面让文物活起来。”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西朱村的一处墓葬,去年在村民迁坟过程中被发现,后经多方证实,初步确定这是与史料文字记载相吻合的曹魏墓。记者看到,墓葬上部搭建了保护棚,安装了监控设施,墓壁也以支护设备加固。史家珍透露,自己想让“考古工地会讲故事”:在曹魏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考古综合体”,在其方圆百亩的范围内修建实验室或标本库,用以考古科研工作;修建恒温恒湿的玻璃房展示墓葬,对外开放;修建考古工厂,科研人员可以在里面进行考古实验,也可以让公众参与诸如模拟考古之类的互动活动,让百姓零距离接触文物,传播考古和文物保护知识等。
贵在坚持
尽管洛阳考古人力求做到保护建设双赢,但这些年因为沟通不畅,被误解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洛阳龙盛小学五代壁画墓,在考古人看来,此墓壁画艺术精美,是洛阳以往五代墓葬发掘中未见的,在国内也实属罕见,为研究五代时期的墓葬形制、绘画、服饰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四年前,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经过科学发掘后,想在此建展览馆,进行原址保护展示。但是他们在向政府上报、立项后却被地方上“误解”了。他们认为自己的“地盘”遭到了强占而不愿意交出土地使用权。后经多次劝说与沟通,明确表示把展馆建好后归还给学校,他们才恍然大悟。
目前,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地方政府,对考古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科研和发掘上,缺乏保护和再利用的意识。所以想要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考古人也在进行反思。“如何让考古融入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永不褪色,需要我们一年、五年、十年的积累与坚持。”史家珍说。
(本报记者 李韵 本报见习记者 张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