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血液病。很多人都会将其与死亡联系起来。的确,该病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儿童,患病的死亡率为所有恶性疾病之首。现在,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破解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不足的世界难题,使更多白血病患者有了治愈希望。如今,这一原创治疗方案,已经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命名为“北京方案”,随着方案在全球的不断普及应用,将惠及世界上更多白血病患者,使他们重燃生命之火。
供体缺乏阻碍白血病治愈
北京大学血液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带领团队,历经10多年的探索,拥有了这项成果。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的最有效方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指出,长期以来,供体来源缺乏是困扰该病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据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刘开彦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仅限于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同胞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否则极易发生严重排异反应,危及生命。然而,我国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白血病患者拥有同胞兄弟姐妹的情况并不多见。有些家庭为给患病的孩子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得不再生一个孩子。
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启发强调,配对完全吻合的概率,只有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才是100%,也就是说,即便有了同胞兄弟姐妹,他们与患者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概率仅为25%。而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因此,想要依靠骨髓库配型成功的可能性无疑更低。据了解,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捐献成功率仅为11%左右。
新技术遭遇“排异”难题
早在1989年,黄晓军就开始从事血液病临床及实验研究,接触了大量病例。看着那些由于供者来源缺乏而走投无路的病人,他不得不逼着自己向前探索。
20世纪末,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这种方法只要求一半配型相合就可以,即“半相合”。黄晓军解释说,人类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染色体有一半相吻合,这就意味着,只要是有亲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堂表亲之间,都有可能符合要求。如果这一研究取得进展,那么供者来源就不成问题了。因此他带领团队,从1996年开始进行探索。
遗憾的是,造血干细胞中有一种T细胞,不仅能抗肿瘤、抗感染,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也同样大,因而采用“半相合”技术进行移植,常会出现令人头疼的“抗宿主病”。由于接受移植的患者排异反应非常大,移植后生存率仅为20%。为应对这个问题,国外医学界的研究,普遍着眼于将T细胞去除。但完全去掉T细胞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和复发的概率又有所升高,所以,“半相合”技术没能得到推广普及。
转向中华文化智慧“求解”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黄晓军调整思路,转向中华文化智慧“求解”。
“西方文化比较直接,不好的东西就要去掉,而东方文化则更加辩证和具有柔韧性。”黄晓军认为,正如T细胞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不必完全扼杀它。他说,我国有一个成语叫作先抑后扬,如果前期把T细胞的功能先抑制下去,等到后期再把它发挥出来,这样前期它既不会抵抗宿主,后期又能发挥抗感染作用。自此,黄晓军开启了人体内抑制细胞排异功能的机制,并逐渐形成中国原创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系。
早在2001年,一位做完自体移植后复发的患者,采用各种药物治疗都没有效果,他听说了黄晓军正在进行的“半相合”技术研究,就主动找过来,要求进行这种治疗。患者对黄晓军说:“如果不试试这个新技术,我也没有活下去的机会,所以你就大胆地做吧,即使不成功,也能积累些经验。”听到这些话,黄晓军非常震撼。此后,这位患者成为“北京方案”第一个“半相合”移植病例,手术非常成功,实现了术后长期存活。
黄晓军说:“正是这位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对医生的信任和鼓励,才使得我有勇气跨出这一步,是他用生命成就了我的创新之举。”
“北京方案”突破世界难题
如今,我国这种人人都能找到供体的“半相合”技术日趋成熟,移植成功率提高到70%,与“全相合”移植成功率相当,而欧美等国的同类技术成功率仍停留在40%左右。因此,在2016年,该方案被世界骨髓移植协会正式命名为白血病治疗的“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并推荐作为全球缺乏全相合供体的移植可靠方案。不仅如此,这个方案还被写入国际骨髓移植权威教材《托马斯移植》第5版,并被美国、英国的骨髓移植协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相关《指南》或《共识》引用。
目前,由黄晓军领衔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倍体移植中心,也是患者移植生存率最高的移植中心。截至2015年底,通过该方案治愈的中国白血病患者超过5000人;法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均将其作为临床常规应用,覆盖全球50%以上的同类移植;欧美患者采用“北京方案”的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年会上,世界细胞治疗组织副主席下坂皓洋表示,日本有20%的白血病患者找不到“全相合”供体,采用“北京方案”治疗后,愈后良好。欧洲血液学会前主席费比则表示,中国在白血病治疗上的原创方案对世界影响深远,该方案为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制定了新标准。
种种国际认可、业内赞誉,对于黄晓军来说却仅仅是个开端。“北京方案”还能不能再完善;以前缺供者,现在可选供者很多,但哪一个更好;如果有“全相合”供者,移植效果是不是仍比“半相合”好……为了找出这些答案,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黄晓军带领着团队,一刻也不曾停歇。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田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