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一项重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

    ——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本报专题调研组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6日 10版)
    截至今年8月抚顺避险搬迁工作实施情况
    图为搬迁安置协议签署现场。
    两套旧房子换了一套带花园的新房子,还能和女儿做邻居,孙绍义老两口高兴地向记者展示购房代金券和避险搬迁安置协议。
    图为受灾区域搬迁前状况。
    图为抚顺避险搬迁居民喜迁新居。

        【新理念新发展·聚焦“十三五”系列调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地方民生发展的主要矛盾、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获得感,是党和政府扎实推进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辽宁省抚顺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煤炭开采始于1901年,最高年产量曾达1800万吨,是当时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抚顺累计上缴国家利税超过750亿元,是国家同期投入的7倍多。百年煤炭开采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给抚顺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影响区面积高达57.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2.5%。采煤沉陷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是历史遗留问题不能留给历史。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抚顺市迅速行动,抓住改善民生的这一重要矛盾,持续推进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

     

    1 避险搬迁面临的问题

     

        1.避险搬迁安置资金从哪里来

     

        避险搬迁安置范围共涉及新抚、东洲、望花三个城区的6141户居民。灾害区范围包括:新抚区、东洲区内18.41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区,东、西露天矿边坡滑移区,新抚区地质断裂带以及望花区演武小煤矿塌陷区。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避险搬迁安置任务,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安置资金从哪里来?无论采取哪种补偿方式,都需要在整个避险搬迁过程中投入巨量资金,抚顺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2015年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7亿元,仅靠抚顺自身,是无法保证避险搬迁顺利进行的。

     

        2.居民安置到哪里去

     

        六千余户待搬迁居民要实现比较满意的住房条件,在较短时间内新建安置房并不现实,从头做起,时间不允许,土地、财政的投入也不允许;让居民直接进入商品房市场购房也不现实,现有商品房普遍价格高、面积大,大量购房者同时涌入商品房市场,也容易造成市场的非理性上涨,不但伤害搬迁居民利益,也会损伤正常市场交易主体的权益,而避险搬迁安置居民大多收入比较低、原居住面积小,无力购买价高、面积大的商品房。

     

        3.如何满足不同产权居民的复杂诉求

     

        居住在地质灾害区内的居民分布在18.4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房屋产权所属十分复杂,既有房改房,又有非房改房。有些房屋涉及房产抵押、产权不清等问题,无法采取一刀切的搬迁模式。既要如期完成避险搬迁任务,又要让居民满意,真正得到实惠,需要政府深入灾害区倾听民意,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梳理、登记、分析所有搬迁户的产权问题。而要采取新型货币化安置方式,由居民自主选择商品房,不仅仅是补偿一笔钱就撒手不管。面对居民对搬迁区域、住房需求等不同的搬迁诉求,实现应搬尽搬、社会稳定、人民满意,面临的情况极其复杂。

     

    2 多方推动避险搬迁

     

        1.周密部署,为避险搬迁做好设计图

     

        为落实避险搬迁安置所需资金,抚顺市主要领导多次奔赴北京,以生动直观的抚顺市中心城区影像图、采煤沉陷区航拍图等,向国家有关部委全面反映抚顺地质灾害现状、居民面临的严重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在充分了解抚顺避险搬迁的实际情况之后,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家部委和单位均给予了抚顺大力支持,为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提供了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

     

        为了科学规范、有力有序推进工作,抚顺市政府先后召开3次常务会议、26次市长专题会议,研究避险搬迁安置居民的范围、户数、搬迁方案、原房屋价格评估、发放代金券的合法性、安置房源选定、各项工作流程等,经过3次大范围征求意见和3次市政府专题会议讨论,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制印发了《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协议》(范本)和《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6141户)避险搬迁安置项目责任分工及工作任务时序图》,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特别是在避险搬迁安置居民房照甄别、市场房源普查、安置补偿标准、代金券印制使用等方面,要求明晰具体、便于规范操作,为避险搬迁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细致工作,严格界定搬迁户数

     

        抚顺市政府在历年积累的地质灾害区地质资料基础上,委托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分院,对相关城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区地表稳定性开展复核性评价,并完成了《城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区地表稳定性评价报告》,精准界定了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的具体范围。以此为依据,组织相关城区完成了地质灾害区居民基本情况普查,排除商业门市等非居民用途房屋,最终核定需要避险搬迁的重险房屋居民户数。

     

        为了争取避险搬迁安置居民的理解支持,各城区建立了由区领导分片负责,区机关干部、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包保到户的责任体系,每户避险搬迁安置居民由一名区领导和3名工作人员包保,逐一入户深入交流市、区政府为避险搬迁付出的努力,讲清避险搬迁安置的法律法规依据、优惠鼓励政策和具体操作流程,让更多的避险搬迁安置居民掌握准确信息、积极主动搬迁。抚顺市政府将每户避险搬迁安置居民的身份信息、户口信息、住房信息等相关资料统一进行归档汇总,建立“一户一档”;制定了《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信息公示方案》,统一信息公示的时间、载体、内容及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和居民举报,严格界定、核实居民身份,确保国家避险搬迁安置优惠政策仅限于地质灾害区内的居民享有。

     

        为了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浓厚氛围,抚顺市政府组织召开了两次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新华社等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记者和避险搬迁安置居民代表、房屋开发企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以及相关市直部门、城区、街道和社区主要负责同志数百人参加,公开发布避险搬迁安置项目由来、政策依据、时间要求、安置政策等,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争取各方支持。同时,连续在《抚顺日报》《抚顺晚报》、辽东网等当地新闻媒体和市政府网站,深入宣传解读相关政策,公开公示各类信息,采访避险搬迁安置居民,在切实增加工作透明度的同时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氛围。

     

        3.公开透明,保证房源和适配过程公正有序

     

        为了满足避险搬迁安置居民不同层次需求,抚顺市政府多措并举提供安置房源,全面公示政府以招标方式选择避险搬迁安置房源相关信息。

     

        为了确保地质灾害区居民选购的安置房屋手续齐全、无历史遗留问题,抚顺市政府成立了避险搬迁安置房源现场核查小组,对申报参与提供安置房源的126个楼盘、42521套房源进行现场核实。

     

        抚顺市政府成立了房屋价格竞争性谈判小组,逐个城区、逐个房屋和开发企业开展了两轮竞争性价格谈判,以招标方式确定76个楼盘、19693套房源为适配房源,并与相关房屋开发企业正式签订《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避险搬迁安置房源协议》。

     

        为了防止房屋开发企业哄抬房价,方便避险搬迁安置居民选房购房,抚顺市政府有关部门调阅了大量同类房屋近3个月市场销售价格真实信息,根据不同楼盘、不同楼层、不同朝向、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等,以不高于同类房屋近3个月市场销售平均价格锁定每套房屋的最高限价,分3个城区将可选房源编辑成书、每套3册共748页,共印制6500套,做到避险搬迁安置居民“一户一册”、安置房源“一套一价”,保证了居民选房有依据、价格有参考,能够选到质优价廉、满意的新房。制定下发了《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6141户)避险搬迁安置协议签订实施方案》和《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6141户)避险搬迁安置自主购房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各环节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服务和应急保障措施,保证了全市统一时间签订避险搬迁安置协议、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的避险搬迁安置房源开盘销售的顺利进行。

     

        在签订避险搬迁安置协议过程中,相关城区根据避险搬迁安置居民数量、居住地实际,以便民为原则,科学设置签订避险搬迁安置协议办理窗口,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公示避险搬迁安置协议流程做到人人皆知,针对老弱病残孕孤寡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保证了有条件、有意愿的居民都能及时顺利地签订避险搬迁安置协议。

     

    3 搬迁安置的探索和创新

     

        抚顺市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如期顺利完成,与一些有益探索和大胆创新密不可分。截至2016年8月17日,共签订避险搬迁安置协议5876户、占避险搬迁安置居民总户数的98.4%;销售商品房5012套、面积41.56万平方米、总金额17.09亿元。

     

        1.坚持避险搬迁安置与商品房“去库存”相结合

     

        一方面,地质灾害区居民亟待避险搬迁安置;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大量商品房亟待“去库存”。通过给避险搬迁安置居民发放购买安置房源代金券,政府以招标方式确定避险搬迁安置房源并通过竞争性价格谈判锁定每套房屋最高限价,由避险搬迁安置居民持代金券购买政府限价商品房源,实现了居民原有房屋与库存商品房的异地产权置换,打通了商品房“去库存”的通道,既及时解决了避险搬迁安置问题,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实现了商品房“去库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一举多赢。

     

        2.坚持科学精细与阳光操作相结合

     

        避险搬迁安置工作不是简单的居民居住地的改变,而是国家和辽宁省都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抚顺市政府坚持科学精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实地、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上下互动、反复论证,不断充实完善顶层设计方案。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到避险搬迁安置居民“一户一档”、居民备选安置房源“一套一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抚顺经验。同时,根据避险搬迁安置工作进度,抚顺市政府坚持阳光操作,通过张贴告示、入户宣讲、媒体公示和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适时将此次避险搬迁安置相关优惠政策及操作流程全面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做到社会周知、避险搬迁安置居民人人皆知,既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也树立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3.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与转型振兴发展相结合

     

        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加快城市转型振兴的重大民心工程。政府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倾听百姓心声,尊重群众意愿,在法规政策许可与民众利益诉求上找到更多契合点,通过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让地质灾害区居民切实感受到政府爱民、安民、为民的民生暖意,保证了地质灾害区居民避险搬迁安置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惠及百姓,体现了政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果敢与担当,有力地提振了全市上下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振兴的信心,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向心力和转型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执笔人:毕玉才 陈丽萍 刘晓东 刘勇 本版图片均为本文作者提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