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让古老川剧在异国焕发光彩

    ——重庆川剧院“走出去”赢得海外观众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6日 09版)
    《凤仪亭》演出现场 资料图片

        【艺苑新事·中国戏曲走出去】 

     

        重庆川剧院今年在匈牙利贝凯什州首府贝凯什乔包演出《李亚仙》,古老的川剧艺术300年来首次走进匈牙利,甫一亮相,就打动观众。演出结束后,主演沈铁梅、孙勇波和全体演员三次谢幕。匈牙利国家剧院院长阿提拉·韦德扬斯基不断地说:“超出想象!”

     

        这是重庆川剧院继2015年在荷兰艺术节上赢得众多“粉丝”后,再次在中欧拓展川剧艺术的疆域。

     

    常演常新:古老艺术成为文化名片

     

        现在流行“跨界”,《思凡》就是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与作曲家郭文景、荷兰导演弗兰克·谢弗尔、荷兰交响乐团跨界合作的作品。这台川剧在川剧传统唱腔和锣鼓的基础上融入长笛、双簧管等西洋乐器,更加完美地向荷兰观众展示了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和活力,让荷兰人看懂了这部中国戏。荷兰媒体称“沈铁梅顾盼生辉的表演堪称精湛,她用传统的发声方式和富于穿透力的声音,加上传统的打击乐和帮腔,在国际舞台上完整地再现了川剧艺术”。

     

        重庆川剧院从2001年开始“走出去”,迄今已到过30多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亮相次数越多,粉丝越多,受邀参加演出的场次也越多。2004年,川剧《凤仪亭》在荷兰首演成功,很快便被邀请到意大利、德国、美国、加拿大演出。2012年,川剧《灰阑记》登上德国威斯巴登五月国际艺术节,连演多场,场场爆满。今年春节,重庆川剧院打造的川剧精品《折子戏》又一路登上了英国伦敦、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阿伯丁等多个城市的舞台。

     

    完整呈现:立体展示川剧艺术之美

     

        单纯以技巧性或“拼盘”表演取悦观众,是古老艺术传承和文化“走出去”的缺憾。川剧表演,很容易被压缩成“变脸”和“吐火”。“我们要向外国观众全面立体地呈现川剧的艺术之美,而不能为了投其所好将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矮化成一些‘小技巧’‘小机巧’。”沈铁梅说。这是她“走出去”始终坚持的原则。

     

        《李亚仙》是原汁原味的古典川剧清雅文戏,即使在国内也长期被当作“仅供”专业戏迷欣赏的“老古董”。在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演出时,为了让匈牙利观众更好地欣赏川剧的音乐、表演、服装、方言等艺术,重庆川剧院大胆采用剧情提示而不是逐字翻译字幕来辅助演出。同时通过展示头帽、戏装、道具、化妆图片、唱腔唱段的唱片和影像资料、举办川剧讲座等方式,给“老外”上川剧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普及课”。没有想到的是,欧洲观众不仅“看懂了”,还特别喜欢。

     

    兼收并蓄:打造传统艺术“国际版”

     

        在保留川剧传统艺术基因的同时,吸收国际艺术流行因素,以国际主流艺术推介合作方式推介川剧。这样的兼收并蓄,让重庆川剧院的作品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他们以直接和国外艺术节合作、投资人合作、由外方负责宣传和推广的方式,跨界合作打造的新歌剧《凤仪亭》《纳袄青红》和新版室内乐歌剧《思凡》,使川剧艺术登上国际主流的艺术舞台。这种成功的跨界合作,成为受到文化部肯定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新模式。

     

        “要让川剧艺术真正走向海外市场,走进海外观众的心中,还需要对中国戏曲进行系统性研究,形成中国戏曲的理论体系和对外表达方式。”沈铁梅说。这位三度获得梅花奖的艺术家认为,综合展示川剧文化体系能让海外观众在舞台上看得更清楚、在舞台下想得更明白,真正从中国戏曲中品尝到中国文化的“味道”。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李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