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是打通“扫黄打非”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江苏省“扫黄打非”战线按照“强化组织领导、推进三个下沉”的工作思路,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力推进人员力量、执法监管和宣传教育进基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交通等快速发展,非法出版物出现了向基层尤其是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扬州市“扫黄打非”工作部门以变应变,将“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农村扩展。目前全市的88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村(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均配备了专(兼)职人员,有效地推动了“扫黄打非”工作向基层延伸,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年以来,全市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8万余册(盘),办理非法出版物案件3起,非法印刷案件2起。
江苏南京栖霞区仙林街道在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上,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坚持“网格化+”的机制,开创了以“网络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化社会服务创新“仙林模式”。在仙林街道的7个一级网格和136个二级网格中,机关、社区的全体工作人员既是网格负责人,也是“扫黄打非”信息员,每人一块“责任田”,让“扫黄打非”不留死角。
在江阴市,“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同样取得不俗成绩。在江阴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市各镇、街道创新举措,转换理念,挺进基层,在成立了市、镇两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和原有市、镇两级执法队伍基础上,把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市里有一支能打得响的“扫黄打非”综合执法队伍,各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均有两名以上持有执法证件的“扫黄打非”综合执法人员。从2014年开始,全市240个村、社区都聘请一名文化市场(扫黄打非)信息员,确保“扫黄打非”不留余地。
在江阴华士镇,各村、社区开展“当文明市民,创文明家庭”活动,将远离不健康文化产品纳入其中,引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个体工商户中开展“守法经营,勤劳致富”活动,通过发放公开信、宣传资料,禁止违法销售盗版音像制品。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活动,通过组织主题班会、万人签名活动,拒绝“黑网吧”,拒绝有害音像出版物。
“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江苏多所中小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墙报、橱窗、板报等形式开展“扫黄打非”专题宣传,使远离盗版和不健康读物的意识深入人心。“拉起小手牵大手,书香校园文体秀,拒绝有害出版物,弘扬正气大步走。”南京金陵小学师生创作的“扫黄打非”主题快板朗朗上口,手抄报和漫画主题鲜明。丁家庄初级中学利用晨会和班会时间,大力开展以“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读书氛围,学校组织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绝校园欺诈”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本报记者 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