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长沙理工大学大三学生李谋、王磊、吴仕荣组成的团队夺得唯一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被誉为高校土木工程学科“最璀璨的明珠”,湖南省属高校长沙理工大学从全国124所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殊为不易。近五年,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40项,其中,全国“挑战杯”和“创青春”竞赛奖励33项。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长沙理工大学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创新文化氛围浓郁
走进长沙理工大学校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活动,从理工科的实验室到文科的小沙龙,处处能感受到创新文化的气息。“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使命,这本质上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一项基因工程。”长沙理工大学校长赖明勇说,“我们就是要让创新的基因在校园流淌”。
在这种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中,该校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校研究生设计的“电力互联网故障自愈控制系统”快速解决故障,从停电到恢复供电只需1.3分钟,斩获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第一辆采用3D打印空气套件的方程式赛车,由学生自行设计、制造和调试;学生创立的一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湖南第一个高校互联网创业团队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服务商……
2011年,该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学校”,2015年获评“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2016年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从上到下全员发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从2007年起实施“本科生科技立项计划”,每年划拨专项经费资助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目前已累计近5000人获得项目资助,资助学生完成科研项目3200余项,在国内外优秀期刊、重要会议上公开发表了300多篇论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50多项。
“我们的成绩与学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老师们的悉心指导更是令人感动。”该校方程式车队队长赵树成说。该校汽机学院为了支持CRT方程式赛车、IEcar联网电动汽车队和飞思卡尔智能车车队三支车队,专门为他们提供了6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添置先进实验设备供车队免费预约使用,并安排了专门的指导老师。
追求“有灵魂”的卓越
“任何一所大学都可以追求卓越,也应该追求卓越,但要追求具有灵魂的卓越。”校党委书记付宏渊说,“这个灵魂应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思想,即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第二就是创新能力。所以我强调,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有机结合。”
在长沙理工大学,学校还鼓励学生们与地方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事业机构、企业等建立社会实践合作管理,实现项目对接,并根据活动规模和质量进行立项资助。学生社团大禹之子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23年来,致力于“保护水资源、弘扬水文化”宣传、调研,曾获“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称号。“爱心中转站”、“湿地使者”等青年志愿者社团也是省内甚至国内知名品牌社团,道德银行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奖一等奖。
2015年,学校结合交通、电力、水利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及推进扶贫开发规划步骤,派了10余支实践团队,对该校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工作,内容涉及地形勘察测量、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五小”水利调研规划、农网低电压改造设计及留守儿童义务陪伴等,其中大部分方案被当地政府立即采纳并付诸实施。(本报记者 龙 军 禹爱华 本报通讯员 邓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