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从63.8%看武汉创新转型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7日 01版)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带来新气象】

     

        今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武汉城市发展战略地位。2015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76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8%。预计今年将超过65%。

     

        63.8%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湖北省武汉市产业结构的重塑和经济增长转型的标志。

     

        过去提起武汉,人们总会想起武钢。而今,武汉年产140万辆汽车,光纤光缆产能全球第一,光电器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拥有全国第二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已成为新的产业之基,重新锻造了武汉城市灵魂。

     

        据武汉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介绍,作为工业重镇和科教中心的武汉,坚持创新驱动,正在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新产业新业态转型升级。89所高校和百万名大学生汇聚于此,让武汉这座城市充满着创新的活力。

     

        武汉之西,汉江从古田蜿蜒而过,新的商业体、绿地、公共建筑正在建设中。这里曾分布着99家化工企业,有数万名产业工人,每年排放1500吨污染物。如今,这些企业已经全部搬离。

     

        过去几年,武汉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淘汰炼钢40万吨、炼焦20万吨、水泥45万吨、造纸35万吨、制浆13.26万吨、印染5011万米。2015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和用水量分别下降20%和21%。

     

        武钢曾是武汉纳税第一大户,“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而今,武汉产业结构已由过去“一钢独大”,发展到目前的五大千亿元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能源环保。

     

        2015年,武汉重化工业产值同比下降了3.82个百分点,同时,武汉工业增加值增速却高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刷新了历史纪录。在过去的5年中,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翻了近两番,以每年1500亿元到2500亿元的速度增长,描绘出大城市全新的产业图景。

     

        创新,使经济增长更有质量。

     

        9月6日,武汉江夏,上汽通用武汉工厂,第50万辆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这家投产刚刚19个月的工厂,车间有514台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9%,每1分钟就可下线一台汽车。几年前,这里还是长江边的一片空地。如今,地平线上已出现了一片现代化工厂,公路、铁路、码头……各种配套设施齐备。

     

        近几年,武汉引进上汽通用、东风雷诺、神龙三厂、东本二厂、80万吨乙烯、武石化炼油扩产、联想MIDH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给武汉经济带来源源活力:每一天,武汉有3081辆汽车、4.7吨钢材、9.2万芯千米光纤、4.48万台显示器被生产出来。

     

        就在不久前,全球首台常温常压储氢汽车“泰歌号”在武汉扬子江汽车厂区面世,破解了氢气难以常温常压储存的全球性技术瓶颈。在武汉,还诞生了世界首台光功率热分析仪、我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创磁悬浮激光器等。

     

        目前,武汉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56家,是5年前的3倍,居中部5省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五。

     

        一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东风汽车5年营业收入增长了1000多亿元;九州通营收从2010年的212亿元增长至410亿元,接近翻番;人福医药营收从5年前的25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70亿元。

     

        目前,武汉百亿元企业数量达到29家,是2010年的两倍多,形成武汉经济内生动力。预计到2020年,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70%以上,其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前者比重也将超过70%。

     

        近年来,武汉经济拾级而上,每年攀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并于2014年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元大关,2015年排名全国城市第八。

     

        产业是城市发展之基,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变革瞬息万变。着眼未来,武汉正在构建产业迭代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未来产业。

     

        今年3月,投资1500亿元的国家存储器项目在武汉光谷破土动工。这是武汉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未来将建成全球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海量手机、电脑将用上武汉造“中国芯”。

     

        要成为产业引领性城市,武汉需要“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2015年,武汉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向海内外英才发出邀约。公布的首批60人名单中,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或海外工作经历,掌握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部分技术成果填补行业空白。如著名材料科学家程一兵,将可瓷化塑料用于制备防火电缆,为世界首创。

     

        武汉以“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创谷计划”,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10个以上“创谷”。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间、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优的配套服务,让千军万马迸发创新创业活力,让城市尽快成为创新乐园、创业家园。

     

        (本报记者 夏 静)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