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7日 星期一

    善港村:党建铺就小康路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07日 07版)

        2015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陈国良当选村民代表:“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大家定夺,村民真正当家做主了!”

     

        善港村曾是出了名的穷村,2009年起,村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村民参与和依法治理“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之道,短短几年让村庄改头换面。

     

        一个好村庄,要有一个好领导班子;而一个好班子,首先要有一个好班长。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就是这样一位“好班长”。他原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虽然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可家乡的贫穷落后让他坐卧不安。于是,他回到村里,带领乡亲奔小康。

     

        上任之初,葛剑锋发现善港村“麻烦”不少,小到邻里纠纷,大到干群矛盾,根源在于民主决策没做到位。“善港是大家的,村里事要让村民说了算。”在葛剑锋的领导下,善港村在2015年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并出台《村民自治章程》,议事会的15名成员由全村2002名村代表“海选”产生。从此,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议事会商议决定。

     

        每周六是善港村的“书记接待日”,这天村里的便民服务大厅总是挤满来访的村民。无论多忙,葛剑锋都会来这里为百姓排忧解难。近三年来,他为村民解决了1200多件难事。

     

        2012年,善港村与邻近的五新村、杨港村、严家埭村“四村合一”,起初大家心里有隔阂。为此,葛剑锋发动党员充当“润滑剂”,动员他们骑自行车挨家挨户走访,联络各户感情。慢慢地,村里人熟络起来,之间越来越和谐。善港村还创新“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全村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将350多名党员细分划入网格,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5名党员、70户至80户村民,确保每位村民遇上事都能找到党员。靠着这个办法,三年来善港村没有一起上访事件。

     

        大寨河路是纵贯善港村东西的主干道,沿途工厂林立,还聚居着300多家农户。随着村级经济的转型和私家车的增多,这条路愈发拥堵。为此,村党委及时采纳村民议事会提出的拓宽改造建议,并带领党员挨家挨户劝说,最终修路方案得到村民的全部赞成。如今,大寨河路宽了近一倍,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村容村貌也是党员干部的心头事。船坞里是善港村的一个自然村落,曾经河道淤塞、道路狭窄。2012年起,村里投入1300多万元,在船坞里开展生态农村建设:引入水系,铺设环河景观休闲道路,对所有农户进行户厕改造,建成地埋式有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如今的船坞里已成为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

     

        “虽然价格高,但我们的菜不愁卖!”在善港村有机农场,葛剑锋指着一棵棵肥硕的白菜骄傲地说,“不用化肥农药,一些大饭店抢着要。”葛剑锋回到善港村的第二个年头,村里已从“一盘沙”变成了“一股绳”。此时葛剑锋开始思考农业转型发展之路。他决心创建生态农业科技园,制定了“互联网+订单+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

     

        “一个为民服务的好班子、一支风清气正的好队伍、一条因村制宜的好路子、一套共同富裕的好体制、一套民主自治的好制度。”这是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对善港村的评价。葛剑锋说,这也是我们未来要坚定追求的目标,它铺就了善港的小康之路,也给百姓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