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回音】
莽莽曾家山似一条长龙盘旋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素有“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之美誉。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生产的蔬菜全是绿色无污染的,其味道确实与众不同。虽然“贵妃土鸡”“酸水豆腐”都是平时难得的美味,但我却对司空见惯的玉米情有独钟。
老家在大山深处。二十多年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火塘。晚上全家老小围坐一起话家常,火塘里烤着一个个玉米棒,蜡黄蜡黄的,满室飘香。就像低吟浅唱,那种曲径通幽、千转百回的感觉很是让我着迷。
看到邻家小孩在吃玉米棒,才想起这当儿是嫩玉米出场的时节。往年在广元曾家山老家时,给锅里添上水,咕咚咚倒进从地里扳回来的嫩棒子,双手拍着,腿脚蹦着,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沁到肺里。真的出锅了,香味会四处溢散,屋前屋后、整个村子都会香遍。美美地张大嘴咬上一口,那股清香爽劲来得激烈,去得扰人,几天嘴里都是美滋滋的。
日子是越过越好,流行吃粗粮成了城市里的风景线。全因为有营养,吃了健康,玉米也就彻底翻身做了主人。往鲜香美味的宫保鸡丁里加一些,跟菜里的青豆简直就是绝配,与主菜相互争辉。能叫上名字的,还有米珍饭、金玉满堂、金裹银。家乡就有米珍做的稀饭。玉米在碎粒机里打成无数散粒,因小而有棱形,得名“米珍”。解馋时,烧上一锅水,沸后往锅里倒上一大碗,稠时加半碗水,稀时减半碗水。水掀锅盖三次就好,盛出来一大碗,夹些辣子,吃个碗底朝天,末了再刮刮碗边的剩渣。那个得劲儿,一整天心都因它痴狂,因它有气力。
玉米离不开城里人的餐桌,更是家乡的宝,一年四季逢餐必有。既能煮也能烤,能炒也能烧,能研碎也能磨面。用它做炒菜,煮稀饭,做面鱼子,打搅团,包饺子,能开胃通脾,百吃不厌。
秋收时节,整个山坡都是玉米,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油油的,绿到了乡亲们的眼窝里、心坎上。那一绺一绺的玉米缨,犹如黄发垂髫,绿中带黄的玉米皮恰似襁褓,层层叠叠地将玉米宝宝裹在其中。秋收过后,家乡院子里到处能看到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积在阳台上的玉米垛,好似一座座黄金塔;悬挂在屋檐下的玉米辫,如同一串串珍珠帘。它们就像展齿微笑的小罗汉,嘻嘻哈哈地诉说着丰收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