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刍议】
近日,在北京、南京、四川广安、山东龙口、河北承德、福建泰宁等地又有多场马拉松赛举行,进一步说明“路跑热”在国内持续爆棚的事实。据统计,去年一年,全国各地仅注册在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就有123场,今年预计将超过200场。
马拉松比赛多了,跑步的人多了,对推动全民健身是件好事。目前看来,虽然城市马拉松在中国仍然处在成长期,但马拉松的兴盛不仅在于它自身的魅力,更在于它所具有的文化、经济等综合效应。很多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正是看中了马拉松这一城市“名片”,以及能带来的可观经济、社会效益。
然而,如何“利用”马拉松热,形成以跑者为主体的服务意识,而不是一窝蜂上马,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井喷式增长的城市马拉松赛,在积聚民众人气、展示城市形象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同质化、赛事中的意外伤亡事件、北京马拉松的“尿红墙”事件、上海的“黄牛倒号”现象,再到最近爆出的“选手迷路”事件,给我们的赛事举办者和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场成功的马拉松赛事应该达到参赛者满意、观赛者满意、运营商满意,以及其他方面都满意的标准。中国的马拉松开展相对较晚,还处在互相学习阶段。马拉松赛事要提升品质,体现包容性,应该兼顾所有人,不仅是跑者,还包括市民。这就要求主办者规避同质化,在确立赛事之前,立足本地实际去定位,适当走特色之路。
中国的马拉松运动还很年轻,总要经历“成长的烦恼”,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将涌动的马拉松办赛、参赛热潮转化为对办赛品质的追求和对参赛本身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