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历来被称作“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尽管被寄予厚望,但其在我国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未形成大规模可盈利的产业形态,这也导致其发展屡被质疑有“泡沫”。这项被广为看好的新兴技术,至今仍徘徊在“尝鲜”与稳定盈利之间的“市场峡谷”中。
部分技术世界先进
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工程师李峰对3D打印的专利情况进行过研究,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有部分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激光直接加工金属技术发展较快,已基本满足特种零部件的机械性能要求。在这方面,西北工业大学的黄卫东团队采用这类技术直接制造金属零件,并已成功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进行了再制造修复。与此同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领衔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让我国在高性能金属材料3D打印上,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
李峰同时表示,我国3D打印领域尽管专利数量多,但是质量较领先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国3D打印领域高被引用频率的专利明显较少,而且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条目也相对少一些。”李峰解释,条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专利的质量。
在3D打印领域有10多年攻关经历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海鸥也表示,缺乏核心技术与人才是制约中国3D打印发展的关键因素。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则表示,“金属3D打印进入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市场是一个捷径”,但“肥水不流外人田”是这些高端市场的现状,他希望这些领域能更加开放,将已拥有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推广。
面临观望和等待阻力
事实上,虽然普遍被看好,但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业内人士指出,许多用户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不愿率先尝试使用这项新技术。对此,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表示,很多国内厂商“不知道如何下手”。
针对国内3D打印技术的采用情况,福州大学的高群和郑家霖曾根据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的前200家企业的公开资料,对其采用3D打印技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用户为34家,仅占调查总数的17%。这表明我国的3D打印技术仍处于“市场峡谷”阶段,即只有部分用户愿意“尝鲜”,更多关键的用户还没有采用它,大量的用户仍在观望。
东北大学教授包国光据此认为,我国目前采用3D打印技术的公司、部门或个人,属于有创新精神和远见信念的使用者,他们喜欢3D打印技术带来的挑战,坚信3D打印技术的“前景”。但这类技术采用者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还很小,3D打印技术产业化还需要稳健、理智、注重实际利润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是决定和标志着3D打印新技术市场应用的成熟性群体,而只有越过了“市场峡谷”,3D打印技术产业化才能初步成形。
应抓住技术井喷期
尽管有质疑,也有来自市场的观望阻力,业界对3D打印产业的前景仍非常乐观。著名市场研究机构沃勒斯今年最新发布的3D打印产业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增长了近10亿美元,现在达到了51.65亿美元。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也曾预测2016年中国的3D打印产业市场将会达到100亿元左右。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中国的3D打印产业未来该如何发展,才能获得爆发式进展?一些专家也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在中国从事3D打印的企业大概有一百多家,总数已接近或超过中国之外的全球3D打印企业的总和。”罗军说,对于存在“泡沫”的质疑,他认为这是大部分新兴产业发展都要经过的粗放式发展阶段,是难以避免的。
颜永年则对高端市场提出了构想,“我们以后买钢材,不再是去买钢板、线材、钢锭,而是带着一个袋子去装工业粉末。重型3D打印金属技术瞄准核电站、航母的大型件一定是非常有前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则认为,3D打印的前景是“创材”,即按照材料基因组,研制出超高强度、超高耐温、超高韧性、超高抗蚀的新材料。进而可以从“创材”到“创生”,即打印细胞制造器官,甚至把基因打印在细胞里实现基因变异。他强调,这一领域现在处于技术井喷期,但产业发展太慢,企业数量多,缺少领军者,正处于跑马圈地时期,我国应该及时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
(本报记者 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