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巴丹吉林沙漠上,一条平整笔直的高速公路横穿而过,这就是建设中的京新高速公路。日前,全长930公里的京新高速临白段全线贯通,这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公路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一段高速路。预计京新高速明年6月建成通车之后,将筑成一条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天津港的北部沿边最快捷出海通道,打造一座天津港至荷兰鹿特丹港最快捷的亚欧大陆桥,为“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开辟通道。
鏖战戈壁 攻坚克难
大漠上,烈日下,狂风中,京新高速项目工地上的机器声、号子声、机械的撞击声汇集在一起,建设者们奏响了一曲悠扬高亢的攻坚克难之歌。
沙漠戈壁地质情况复杂,很多难题都是以前从未遇到的。中国中铁京新高速项目组总工程师黎发根专门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针对沙漠施工中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桥涵钻孔桩试桩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泥浆护壁法屡次发生断桩塌孔现象,攻关小组经过反复实验测试,创新制定了旋挖钻机干成孔桩基的施工方案,成功攻克了这一施工难题;施工区所在地土质细,粒土含量较大、渗水性差,难以达到90%的压实标准,攻关小组创新研制了“闷土”增湿施工工艺及利用“碎石土封闭压实法”,保证了路面填料的含水量,有效保障了路面填筑的施工质量……
“今天的工程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容量。”中铁项目组建立起从上至下的质量管理网络,把创优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道工序和人头。“验收显示,我们的桥涵钢筋焊接100%合格,混凝土强度100%合格,钢筋、砂石料全部达到国家级优良标准。”中铁京新高速第三项目组监理组长曹辉自豪地说。
“就像在月球表面施工”
京新高速公路临白段分为多个标段,分别由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三家央企承担。中国交建承建的临白三标承担了358公里的建设任务,是全线最艰苦的标段:穿越巴丹吉林沙漠,途经近200公里的无人区,在这样一片没有水、没有电、没有通信、没有人烟,几乎与人类现代文明隔绝的戈壁滩上,建成一条我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难度可想而知。
“这里一年有60%以上的时间是风沙天气,10级大风裹挟着黄沙碎石漫天飞舞。”临白高速公路三标项目总经理、中交路建副总经理刘永明告诉记者。贫瘠的沙漠戈壁上稀稀落落分布着低矮的骆驼刺,地表凹凸不平,最高的沙丘能有100多米。“我们就像在月球表面施工,经常是方圆百里见不到一户人家。”中交临白段项目副总经理李林育说。
找不到地标和导线点,测量员们就背着仪器去勘测,一座沙丘接一座沙丘地测数据。口渴时,只好用斧头把已冻成冰块的矿泉水砸碎嚼冰解渴;没有水,一盆洗脸水几个人轮流用,最困难时全员两个月没有洗澡;为运输材料,358公里的主线,建设者修了500多公里的施工便道。
如今,广漠的戈壁上“长出”了一条平整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阿盟建管办主任杜子义感慨道:“简直难以想象,去年站在这里,眼前只有荒芜的沙漠,现在高速公路一眼望不到边。再大的困难,对中国建设者来说,都不是困难。”
通向文明和进步的高速路
戈壁沙漠的生态非常脆弱,建设者们提出,荒漠修路,生态先行。
为保护阿拉善盟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中铁向全体建设者发出《生态环境保护倡议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的标语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
中铁京新高速项目部每月24日定期组织全员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守护一片绿色”专项活动。工地设立了垃圾回收箱;混凝土拌和站废水沉淀池采用三级沉淀,避免了污水排放;有的项目部采取“三个矿泉水瓶子换取一瓶矿泉水”的方式鼓励员工主动清捡垃圾,树立了建设企业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巴丹吉林沙漠进入扬沙季节时,风力经常达到6到8级。为了防风固沙,中交路建项目部专门设计了填充式防风沙袋,对沿线沙土起到很好的压覆作用。“沙袋材质耐寒耐晒,至少可以保持20年,不但能减缓风速,还能留沙固沙。”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施工过的戈壁上变了样:荒秃的山包被整理成了平地,取土的同时增加了牧场,建设者还沿线专门修建了供野骆驼等野生动物迁徙的过道桥涵、环保隔离栅栏和大量野生动物饮水点,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京新高速由此也成为一条通向文明和进步的高速公路。
(本报记者 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