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击琅赓歌乐有秋

    ——青岛胶州大秧歌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撰文 刘伟 王昭脉 范立恩 王世宽/摄影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30日 10版)
    鼓子
    棒槌
    翠花
    扇女
    小嫚。胶州大秧歌演员五个行当,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插画)
    秧歌城里扭起来
    1986年胶州马店秧歌队在表演
    秧歌进校园
    大秧歌巡演
    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学生们正在表演原生态的胶州大秧歌,图中人物行当为翠花(前)和鼓子。
    上海世博会巡游仪式上的胶州秧歌表演
    首届中国秧歌节秧歌巡游启动仪式

        【文化巡游】

     

        “听见锣鼓点,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计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在山东青岛胶州市,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顺口溜。舞动的彩绸、欢快的锣鼓、高亢的唢呐,每当华灯初上,数以百计的秧歌队伍就会出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文体广场上,无论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幼童,人人都能跟着音乐扭上几段。这里就是被称为“中国秧歌之乡”的胶州,穿越300多年的历史,热烈奔放的大秧歌已经深深融入这个城市的血脉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汉族民俗舞蹈,属三大秧歌之一。相传清朝年间,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定居,他们用唱民俗小调加舞蹈的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咸丰年间,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1860年,胶州秧歌在原有的基础上,创立秧歌小戏;到1863年,胶州秧歌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共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5个行当,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舞蹈理论界总结说,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的“活化石”。

     

        胶州市北部有一个不起眼的村子,名叫东小屯村,全村大约两百户人家,人人能即兴扭上一段,这个东小屯村就是胶州秧歌的发源地。翻开胶州秧歌志,可以看到上面记载着东小屯村杨茂坤和李在会的名字,他们是一对夫妻,也是胶州秧歌第六代正宗传人。“我俩从六七岁时就开始练胶州秧歌,直到结婚生子满头白发,这都得感谢秧歌戏的成全。”66岁的李在会回忆说,小时候逢年过节,唢呐声就会响彻全村,村里人扭起大秧歌,孩子们就会跟在后面学。后来,她和杨茂坤正式开始跟师傅学艺,压腿、蹲马步、劈胯、折腰、旋风腿,无论寒暑,这些都是每天必做的基本功。2007年,杨茂坤和李在会等人应邀到北京音乐学院表演了传统的胶州秧歌。“表演把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震’住了!”杨茂坤笑着说。

     

        杨茂坤家的床头上放着一个木头箱子,里面收藏着10套从清代传下来的秧歌演出服,这些演出服如今已经成了宝贝,各种文化博览会上都曾出现过它们的身影。每天傍晚,杨茂坤和李在会都要到村里的文化街上给孩子们传授技艺。“不能让胶州秧歌没了传人,我们授徒都是免费的。”短短几年,杨茂坤夫妇教的孩子就在全国比赛上拿了大奖。

     

        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胶州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秧歌节,并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秧歌之乡”。此后,一场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艺术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胶州市拨付专项资金组织专人对胶州大秧歌传统曲目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收录传统剧目的《胶州大秧歌》已经出版发行。

     

        小戏秧歌原有剧本《裂裹脚》《拉磨》《送闺女》《打灶》等72出,皆为口头创作,现能回忆起的仅有30余出,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为留存遗产,胶州市已出版《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汇编收录了胶州大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相关资料,以文字、录像等手段保留住这些原生态的“宝贝”。

     

        目前,胶州市现有秧歌队800多支,从2007年起,胶州市以青岛茂腔剧团为主体,采取先培训骨干、再由骨干培训队员的方式,利用3年的时间,让每个村庄、学校、社区都组建起了一支或几支秧歌队。在胶州市第二实验初中,由专家编舞,同学们已用现代秧歌舞代替了枯燥的课间操。

     

        “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也有了一些改进。”青岛茂腔剧团团长刘宗涛介绍说,现代胶州秧歌更加艺术化,由专业演员担纲的演出,不仅人物造型漂亮,而且动作加入了很多舞蹈元素。如今的胶州秧歌不仅红遍山东,还走出国门,远赴韩国、意大利等地进行演出交流。

     

        “击琅赓歌乐有秋,太平时节共嬉游。而今变作风流剧,更有谁将旧谱求。”清代咸丰年间著名文人宋观炜的诗,展现了胶州秧歌乐观祥和、热情奔放的独特魅力,为其300年的经久不衰,做了最好的注解。

     

        (本报记者 刘艳杰/撰文  刘伟 王昭脉 范立恩 王世宽/摄影 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