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作者:陶蕾韬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6日 13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导引,它源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遵循,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

     

    文化自信的时代视角

     

        文化自信的提出,深刻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特点与实践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新的历史阶段同样也需要塑造自己的时代思想、时代精神和时代信仰,正是它们构成了文化的时代内涵。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的最大凝聚力,是发展的需要,是理论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

     

        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观上,我们要对发展过程中自己所坚持的理念、精神、追求保持充分的自信;客观上,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道路不能偏斜,发展的理论不能错误,坚持发展是科学的发展、理性的发展。新的时代,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党和人民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取得更大成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文化自信是发展的指南针,明确目标、清晰路径,指明前进和奋斗的方向;文化自信是发展的主心骨,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文化自信是发展的发动机,兢兢业业,永不停息,提供发展的动力与能量。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当前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正确的、先进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建构的基础,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理论,才能具备内聚力、感召力、说服力,才能促成我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才能体现我们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也支撑着与时代发展紧密相随的理论变迁,理论的每一次跃升无不和时代文化紧密结合。文化反映实践的发展,聚合多元思想的碰撞,确立和捍卫价值的主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到目前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不植根于文化自信的沃土,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只有坚持文化的自信,坚定地沿着先进文化的脉络向前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有机的结合。

     

        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时代呼唤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国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人民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文化自信彰显的是中国精神,关注的是中国发展,坚持的是人民中心理念,凝聚的是共同理想信念。

     

    文化自信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代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等等,都深刻反映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文化自信既是在社会实践中取得巨大进步的现实反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就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这决定了文化自信必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统率下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中国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文化自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实事求是的文化自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自信,坚持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文化自信也必须是人民的自信。人民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文化自信不仅有利于凝聚民族的向心力,更是增强了人民坚持发展的底气和面对困难前进的勇气。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团结统一的国家意识、仁德兼备的心性境界、民本守信的治国理念、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念、自强不息的拼搏意志、中庸大道的处世哲学、修齐治平的个人理想、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对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现实的反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是我们维系民族血脉的重要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精神屹立、锐意前进的后盾,也是在文化发展中实现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基础,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骨气和底气。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点,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历程中形成的、与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发展密切相关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具有坚定、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厚重、深沉的革命内涵。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利益和革命胜利的必然选择,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就是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革命文化自信为文化自信提供着勇往直前的动力支撑,激励着我们对理想和目标的坚持和追求。同时,革命文化自信也是对坚持革命精神的自信,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从井冈山精神到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再到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精神,都凝结着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是新时期的精神旗帜。坚持革命精神永续的自信,在当下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时代需要文化自信,人民呼唤文化自信,实践造就文化自信。文化的功能正是文化价值的实现。文化自信,秉承着科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坚守着固本培元的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着党和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文化,践行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展现着人民主体的本质力量,蕴含了深刻的时代价值。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精神需求,是党和人民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实践的要求,也是对文化自身独立、融合、发展的要求。文化自信汇聚的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巨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带有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精神传承,是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