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罗马尼亚从“一带一路”看到机遇

    作者:本报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23日 05版)

        【特别关注】   

     

        记者日前赴罗马尼亚采访,处处感受到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谊。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建立,正为两国深化务实合作、续写传统友好搭建起广阔舞台。

     

    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

     

        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经商参赞关钢告诉记者,近年来,中罗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双方高层领导互动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合作扎实推进,全面友好伙伴关系内涵日益丰富。

     

        2015年,两国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罗成为首批与中国签署类似协议的国家。据中方不完全统计,中国在罗累计投资近8亿美元,罗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企业正积极参与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能源、交通领域是热点和重点。2015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近45亿美元,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罗第11大贸易伙伴国、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

     

        罗马尼亚科学院国家经济研究所前所长扎曼教授对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倍加赞赏。他对记者回顾了多次访华的感受后说,近年来罗经济逐步走出衰退,2013年增长3.5%,增速在欧盟28个成员国中居第一,但这仍不能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好转,因为经济起点较低。他认为,罗应紧紧抓住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罗中经济互补性强,在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罗维纳里火电站和塔尼塔抽水蓄能电站等国家项目的基础上,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旅游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罗马尼亚前驻华大使罗明退休后,历时15年编纂出版了5卷本《罗中关系史》,这些珍贵文献是1880年至1981年罗中友好关系的“见证”,已被英、美等国的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现在,罗明正在撰写回忆录,以亲身经历记录罗中友好。他告诉记者,罗马尼亚政府和各政党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人民对中国充满敬意,希望搭上“一带一路”的快车,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推动民相亲的“罗中之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在罗马尼亚对华友好团体“罗中之家”,外资促进咨询部主任帝比·哈利塔先生用中文如数家珍般给本报记者介绍了今年以来“罗中之家”开展的几十个对华合作项目,包括高层互访、经贸洽谈、人文交流,以及举办的电影节、中国传统节庆活动、展览等。“罗中之家”还特意为初抵罗马尼亚的中国人出版了中文《法律指南》。帝比说,“罗中之家”举办的活动让许多罗马尼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认识和了解中国,传承罗中友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中之家”还有一份同名季刊杂志《罗中之家》和网站。杂志总编辑埃利阿德·巴兰先生是一位在新闻行业工作了30年的老新闻人。他认为,罗中有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开辟了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为沿路国家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记者注意到,48页的《罗中之家》采用铜版纸,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栏目包括时事、政治、经济、经贸、文教、美食、友好交往、重要活动信息等。每期还有几页专门刊登中文文章选编。据悉,在罗政府机构、经贸企业界、外国驻罗机构、机场、酒店等地,都可以看到《罗中之家》。

     

    期望“新丝路”上有更多中国游客

     

        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的曾旭东现在是罗马尼亚华人企业家、凤凰旅行公司总经理。“凤凰”是罗马尼亚成立最早的华人旅行社之一。2004年9月,罗中两国签订旅游目的国协议,“凤凰”被罗旅游署指定为首批ADS签证旅行社。这些年来,“凤凰”接待了无数国内的政府和商务团组,同时也组织了不同类型的罗马尼亚团组访华。

     

        曾旭东告诉记者,罗马尼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许多保留完整的古城镇和村落,民风古朴。夏季可以到著名的黑海海滨浴场游泳,冬季可到巴尔喀阡山脉的雪场滑雪。令人遗憾的是,因受欧盟规定限制,罗方尚未开放中国个人旅游签证。记者从罗各方得到的消息是,罗正在解决“签证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的中国人成为罗马尼亚这段“新丝路”上的游客。

     

        (本报布鲁塞尔10月22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