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的“中国知网”数据库涨价风波已逐渐平息,但关于文献数据库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远未结束。在近日举办的第11届全国高职院校长高峰论坛上,同方知网董事长王明亮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在大数据时代,为读者提供论文将是免费的,而把海量论文资源进行碎片化、结构化处理,挖掘、整理其中的公式、数据、图表等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度的知识服务,才是今后文献数据库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次论坛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职院校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对知识服务理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践充满期待。
碎片化处理:适应个性化需要
徒弟从小跟在师傅身边,耳濡目染,不断实践,经年累月,直到可以做出一把美观结实的座椅,抑或是一块做工精良的机械手表,才可以出徒自立门户。这是传统的学徒制留给人们的印象。
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职业教育大大提高了培养效率,但一对多规模化培养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文献资源极大丰富,职业院校学生有了“转益多师”的可能,然而现实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目前,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比较普遍,但很多处于浅层应用水平,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主要停留在基本操作和PPT课件制作,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专用学科教学工具、协同备课和教研系统等使用率还不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吴升刚认为,虽然市场上有很多数字化教学资源,但大多缺乏教学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师在资源海洋里很难找到真正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数字化资源。
“的确,我们过去提供的大多是一个个庞大的数据库,对于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的是同样的查询方式和检索结果。”同方知网职教事业部总经理匡惠华说,为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今后文献数据库的发展范式是提取资源中的概念、图片、图表、视频、案例等内容,设计成最小的学习素材,进行碎片化存储,“比如,我们会把一段完整的《电工实训》教学视频切割成‘电流串联负反馈’‘宿舍灯控制器’等具体的知识点,单独提取《机械原理》课件中的‘齿轮齿条机构’‘空间连杆机构’等图片,学生检索和学习都会更直观、更便捷。”
聚合:1+1>2
碎片化之后,更需要聚合。
“现代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会简单重复劳动,而是要有综合职业能力。”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指出,“以往我们的职业教育课程大多没有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我们在学校学习开车,如果一位老师教踩油门,一位老师教换挡,还有一位老师教打方向盘,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对实际操作层面关联性和全面性的认识,就很难培养全面的工作能力。”
匡惠华认为,对于文献数据库来说,知识聚合的目的是将离散分布、异构无序的“知识碎片”组织起来,构建一个内容相互关联的知识资源服务体系。“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时,数据库不仅要提供这门课程的课件和教学视频,还要准确呈现与这门课程相关的论文、图书以及标准规范等参考文献。”匡惠华说,通过知识组织的相关技术,数据库可以实现知识元的融聚并产生新的知识元,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其实,需要聚合的,不仅是众多的知识元,还有职业院校与企业。
在赵志群看来,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为青年人走入“工作世界”奠定基础,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正是现代学徒制所积极倡导的理念。
如何把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践真正挂钩?同方知网创设的“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试图打破校企之间的壁垒,为校企协同教学提供更为便利的通道。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和学校可以共享科研信息、技术转换机制,共同设计课程体系、编写项目课程,提升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个协同创新平台将从资源、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上为校企合作提供有力支撑。”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裕崴表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将促进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推动其成为技术技能积累的资源聚集地。
(本报记者 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