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新故事】
“路漫漫兮,跨过雪山、草地。风萧萧兮,突破湘江、乌江……”金秋时节,在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的长征诗碑前,同学们动情地朗诵着长征诗歌,红红的小脸蛋和胸前的红领巾交相辉映。
他们身后的长征诗碑,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不朽诗篇《七律·长征》而修建的。
通渭和毛泽东的不朽诗篇《七律·长征》有着不解之缘。1935年9月29日傍晚,毛泽东随一纵队进入通渭县城平襄镇,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林彪一纵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后来,红军战士胡安吉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当天会议上的情形:“最后,毛主席说,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毛主席就雄壮地朗诵起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目前有史料可以佐证的《七律·长征》公开发表的最早时间。
文庙街小学充分利用《七律·长征》诗碑这一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构建特色教育,开展读红色书籍、朗诵红色诗词、传唱红色歌曲、书写红色诗词的红色文化建设。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背诵《七律·长征》。
通渭位于陇中黄土高原,干旱少雨缺水。这片黄土地上有深深的红色印记,红一、二、四方面军以及红二十五军长征都在通渭留下了足迹。
距县城平襄镇34公里的榜罗镇,因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甘肃武山县进入通渭县,27日晚,毛泽东在当时的榜罗小学校长室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到邻近苏联边界的地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榜罗镇会议是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继遵义会议以来又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通渭因缺水而贫困,是六盘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滋润了这片干涸的黄土地。通渭人热爱文化,尊师重教,在文化和教育脱贫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到过通渭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通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普普通通的百姓家里,都会挂有字画,甚至在最偏远的农村,农户家大门的门楣上都可能写着“耕读第”三个字,而户主长满老茧的手也许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正是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群众土壤,书画产业成为通渭县的重要特色产业。
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已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展会,成功举办了六届。每年艺术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书画经纪人云集此地,几百家画廊自不必说,就连平襄镇休闲广场的地摊上,售卖的都是书画作品,平襄书画小镇也因此被列入全省创建的18个特色小镇之一。通渭县大力推行书画文化扶贫工程,先后引导56家文化企业结对帮扶56个贫困村、480家画廊结对帮扶480户贫困户,直接吸纳就业1200人。
通渭县坚持把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贫困群众受教育水平作为优先任务。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行政村幼儿园72个,改善农村薄弱学校128所。通渭县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今年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4620.5万元,为5215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015万元,为1562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345.6万元。
2015年,全县实现78个村整体脱贫,稳定脱贫4283户2.0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1.31%。根据县脱贫攻坚计划,从2016年开始,全县平均每年稳定脱贫2万人左右,到2019年将实现全县整体脱贫。
短评
文化是脱贫的持久动力
榜罗镇会议和《七律·长征》让通渭永载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史册。红色文化也因此成为通渭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通渭人民向上、奋进。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里,通渭非常重视文化的力量,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块自然条件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片文化生态繁荣的沃土。这里有一万余名书画创作人员、众多的书画经纪人,是全国书法之乡、书画艺术之乡和西北书画艺术交易中心,在通渭的精心培育下,书画产业成为当地特色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脱贫致富。文化从来不是速成的,但文化的力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持久,通渭的实践对此做了生动诠释。
(本报记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