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10月18日晚间,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抵达北京,开始他的访华行程。这是杜特尔特在东盟国家之外的首次外访,颇受国际舆论关注。个性有棱有角、风格独特鲜明、外交大幅变向的杜特尔特,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面是硬汉 一面是“暖男”
杜特尔特一贯以疾恶如仇的“硬汉”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当年担任达沃市市长时的铁腕治理给菲律宾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表现强硬的杜特尔特,内心深处也有一个十分柔软的角落。杜特尔特不论走到哪里,都将母亲留给他的一块破旧的小毯子带在身边。当选总统后,他第一时间前往母亲的墓地,向母亲哭诉心路历程,寻求母亲在天之灵的保佑。其情其景,与平时的他判若两人,令人动容。
对于菲律宾民众,杜特尔特从来就没有距离感。在达沃市任市长时,他经常微服私访,开着摩托车或出租车体察民情,高兴了还自掏腰包请百姓吃饭。2014年特大台风“海燕”导致近万菲律宾人死亡,本报记者当时常驻菲律宾工作,目睹了风灾给民众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当时身为市长的杜特尔特,率领救援人员,竟早于时任总统阿基诺到达灾区救灾。面对残酷的灾情,杜特尔特流下了热泪。杜特尔特的亲民换来了民众对他的支持。大选期间,选民自发凑钱为他造势。当选总统后,杜特尔特的强力扫毒虽然遭到国内部分势力的阻挠和某些西方国家的指责,但却得到菲律宾百姓的衷心拥护,民意支持率一路攀高。
主权独立 不唯美国
杜特尔特担任总统后,菲律宾外交出现了重大调整。对此,国际舆论议论纷纷,猜测不断。
菲内阁部长伊瓦斯科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正确认识杜特尔特政府的外交政策必须认清一点——菲律宾政府不再是美国的“傀儡”,这与之前任何一届菲律宾政府的外交政策有着本质的不同。杜特尔特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主权独立”,强调从菲国家利益出发,与所有国家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杜特尔特政府不会摒弃“菲美同盟”关系,但也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菲律宾将从国家利益出发,作出是非曲直的判断,并强调在同盟关系中菲美双方地位平等。
由此可以看出,杜特尔特调整外交政策,诸多原因之中,有他强烈不满美西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菲禁毒内政,更深层次的是他对菲律宾国家利益的定位由此对菲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
对华友好务实 访问期待很高
杜特尔特担任总统后,与屡屡炮轰美国不同,对华表现出友好和务实的一面,其中有着多重原因。从思想理念看,杜特尔特自称“社会主义者”,欣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华有好感。从从政经历看,他曾任市长的达沃市地处棉兰老地区,这里是菲律宾最早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地区,具有对华友好的传统。他和达沃市的华商相互支持,关系一贯和谐。从个人感情看,杜特尔特本人有华人血统,他此次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外祖父就是华人。更为重要的是,从执政理念看,杜特尔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借力邻居中国,菲律宾发展经济才有希望,他对选民的诺言才可以实现。
因此,杜特尔特对此次访华有很高的期待。他不仅带着10多位内阁部长随访,还带来了400余人组成的商团,规模之庞大,堪称两国交往史上之最。本报记者多位曾驻菲律宾工作的媒体同行都评论说:“感觉他(杜特尔特)把整个菲律宾都搬来了。”原因不难理解,杜特尔特在此次访华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这是任期内的决定性时刻。”
(本报记者 付志刚)(人物肖像/赵和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