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精瘦、黝黑,一副大框眼镜,68岁的北京人韩书力,已经在西藏工作了43年。很多时候,他看上去更像一位地道的藏地农民。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作为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西藏文联名誉主席、西藏美协主席、西藏书画院院长的韩书力,回顾了他入藏这些年的工作。
去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作为一名在藏工作、生活多年的美术工作者,他撰写了《从神本走向人本——西藏当代美术的足迹》一文。可以说,他的工作足迹,就是沿着西藏美术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路程走过来的。
时至今日,韩书力依然记得,初入藏时,他为了找好的角度,坐在地上写生。经路过的藏族妇人提醒,方觉屁股处的棉裤湿了,原来他坐在了冰上。40多年,这片石头的温度让韩书力一直记在心里。“板凳要坐十年冷”,韩书力在雪域高原上一坐就是43年。“扎根”“采风”“接地气”这些词,韩书力并不太习惯使用。对于他和西藏美协来说,这如同空气一样,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说出来反倒有些不自然。如今,每当他在报上看到艺术家深入基层的新闻,韩书力都会会心一笑。他一则为文艺界风气转好欣喜;二则为西藏美术界这些年来的坚守感到欣慰。
韩书力笑谈,这几年自己“掉进了唐卡的坑里”。2012年,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倡导下,由自治区宣传部组织实施的《西藏和平解放60年重大题材百幅唐卡工程》启动,已过耳顺之年的韩书力成为该工程的主要负责人。新唐卡坚守“唯唐、唯新、唯美”的审美旨趣,经过4年的潜心创作,现已由近百人完成了160多幅作品。
唐卡是西藏特殊的卷轴画,绘制颜料极其珍贵,有金、银、珍珠、玛瑙等,勾线、晕染、开眼都有特定的程式。传统的唐卡主要以佛像为主题,是宣传佛教哲理的宗教画。正因为题材所限,唐卡一直局限在手工艺领域。
韩书力倡导的新唐卡,就是用传统唐卡的技艺来绘画现代社会题材,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大胆创新。要将这一有着悠久传统的技艺推陈出新,无疑困难重重。韩书力几乎每三四天就要接触一批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来的唐卡画家,因为要完成两批共200幅新唐卡作品,光靠美协的人是不行的。他家里招待客人的纸杯,一年就要用掉1600个。有时遇到从山沟里来的唐卡画家,语言交流有困难,韩书力得通过两三个翻译才能沟通顺畅。
经过四年的努力,韩书力与来自各地近一百位唐卡画家一起开辟出了新唐卡的道路。新唐卡既保留了唐卡的传统元素,又巧妙地融入现实画风,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平衡,创作出了一批艺术精品。韩书力说,中国美术馆和有关方面准备在年内举行西藏唐卡艺术展,在160件作品中选出50件展出,让人们感受新唐卡艺术的特殊魅力。
(本报记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