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天 水美中国】
十月,江西赣州宁都县石上镇的一片山林里,绿色的脐橙树不久将结满金色的果子。“以前这里是漫山的红砂岩,别说长脐橙树了,连一丁点儿绿色都看不见。”望着满山的脐橙树,宁都县水保局副局长符广东感慨万千。
赣州,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受地形、地质、土壤、降雨、人为破坏等多种原因影响,当地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山岭裸露的红壤,使这里一度成为“江南红色沙漠”,20世纪80年代,赣州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37%。
如今,山绿了,水清了,曾经的红砂岩穿上了绿衣,“江南沙漠”“保”出了绿水青山。
治山治水:从荒山到青山
“以前这山上的红砂岩,土层很薄,连5厘米都不到。一下雨,土伴着水一块往山下冲,水蓄不住,土也留不住。没有水和土,作物自然不生长,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片光秃秃的荒山。”符广东说。
石上镇西布烟村的村民对于“红色沙漠”带来的危害有着更深的体会。雨季,大量的雨水无法下渗到土壤,降雨稍强,就形成涝害;旱季,山洼各处的农田干旱缺水,村里的耕地大部分只能种一季水稻,农业不发展,村民的收入也很低。
要让“红色沙漠”换上绿色新颜,首先就地蓄住水、留住土。“我们在山上按照一定的距离间隔开挖环山沟,然后用横隔把这些环山沟拦成一节节短沟,就成了‘竹节沟’,既能存蓄雨水,还能拦截沙土。”符广东告诉记者,“可别小看了这‘竹节沟’,150公里就相当于一座小水库。”
破解水土保持难题,仅靠“竹节沟”显然还不够。以西布烟村所在的还安小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为例,在治理过程中,周边水土流失山地采取水平沟整地,种植针阔混交的水保林以增强山体涵养水源的能力。同时,加大小型水保工程的建设力度,山窝处修筑小型山塘、沟道内兴建小型集水坝,有效提升了雨洪资源的利用率和防洪抗旱的能力。
治山治水,让“江南红色沙漠”旧貌换新颜。
30多年来,赣州市完成综合治理小流域630条,小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7042平方公里。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超过80%,治理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缓洪拦沙率在70%以上。
治穷致富:从青山到金山
“以前,我没什么收入,年龄大了到城里打工也没人要。现在森旺公司在家门口的山上种脐橙,我给他们打工,一个月能挣三千块钱。”年过六旬的西布烟村村民李兴亿老人告诉记者,“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表’真是享了福。”
李兴亿口中的森旺公司,是租用了周边1500多公顷水土流失山地种植脐橙的大户,也是宁都县在水土流失山地大力发展脐橙、茶叶、油茶等小流域经济产业的生动实践。
水土保持,治山治水是手段,治穷致富才是目的。
在赣州市石城县大畲村,尽管荷花早已开败,但望着眼前的青砖黛瓦、袅袅炊烟,仍能让人想象出这个小村庄在荷花盛开时的绝色美景。“以前周围都是荒山秃山,附近的矿山导致我们这的水都跟牛奶是一个颜色。现在山水治好了,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大畲村村民黄光洪说。
大畲村的变化建立在石城县前江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上,通过改造农田种植白莲、营造水土保持林、开发种植油茶林、兴建山塘等措施,大畲村所在的前江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06.6公顷,在保住水土的同时,也为农户们开辟了致富路。
“去年来我们村的游客大概有70多万人,现在很多村民都搞了农家乐,一年下来有10万块左右的收入,生活改善了很多。”黄光洪的脸上写满了满足。
一条条昔日“山上无鸟叫,河里无鱼虾”的小流域,如今都变成了山青水绿、林茂粮丰的“生态之源”“致富之源”。据了解,赣州市水保部门在治理区帮助、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点380个;“十二五”期间,赣州市吸引民间社会资本约16.5亿元,在小流域治理区内,兴建以种养为主的基地665个,开发治理面积63.5万亩。水土保持,让当地村民不仅看到了青山绿水,更切实地感受到了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