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叶舒宪:为中国文化探源

    作者: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7日 09版)

        一百多年前,鸦片战争叩开中国大门。一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在东亚探察后,写出五卷本的研究报告。时光流转,如今已经鲜有人提起这本书。不过,书中提出的“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却不胫而走,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

        一百多年后,一位中国学者的身影出现在这条横贯欧亚的古道上。他的研究提示了另外一张图景:远在丝绸贸易兴起之前,另一种对于华夏文明更加重要的物品已从这条大通道上不断输送到中国境内。这便是影响中国文化达数千年之久的玉石。

        因而,“丝绸之路”更具本土化的命名,应是“玉石之路”,或者“玉帛之路”。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便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

        几十年来,叶舒宪一直致力于为中国文化探源。尤其是近十几年,他的足迹遍布西部省区。本着对本土文化自觉的初衷,他从2005年开始了对甘肃古文化的研究和实地调研,2012年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随即展开西部七省区的玉石之路考察。2014年以来,他率领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等单位,先后组织十次玉石之路田野考察,驱车总里程两万多公里,聚焦河西走廊及其两端的古代交通路线,尝试弄清和相对复原古代西玉东输的“路网”。

        他发现,早在夏王朝以前的尧舜时期,新疆的和田玉就通过活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印欧语系大月氏人输送到中原国家。中国式的和平理想,自古就有“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一句尽人皆知的成语表达。这个来自深厚的中国历史经验的民族团结理念,也为重建中国话语提供了最佳的本土资源。

        他认为,“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人盲目地跟着外国人的话语谈论中国文化的现象应该告一段落了。本土话语的打造不能是闭门造车式的,需要以严肃的科学调研和客观事实为基础,他三年来十次玉帛之路考察的初衷便在于此。

        外国人所指认的“丝绸之路”是一条单一的线路,从长安通向罗马,主要功能是向外国出口丝绸。中国人重新命名的“玉帛之路”则是复杂的、多线路贯穿交织而成的路网,至少在中国境内贯穿东西的文化大通道是如此的,呈现为路网状态。

        从发生的原因看,这条举世无双的文化道路的形成不是为出口丝绸,而是为向中原王权输入西部的优质和田玉。如今看来还包括输送马鬃山、马衔山和祁连山产的甘肃玉。

        无论是儒家的君子比德于玉的伦理观,还是道家的玉皇大帝信念,琼楼玉宇的天国想象,乃至“宁为玉碎”的舍生取义精神,以“温润如玉”为理想的艺术美学,无不发源于史前的玉石崇拜神话。叶舒宪表示,伴随中国玉帛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话语、中国道路、中国故事都一定会得到全面创新的再讲述。

        这是叶舒宪及其团队在万卷书、万里路的实证调查基础上,依靠第一手的新材料和新发现所做出的新探索。让玉帛之路成为国家文化的新品牌,传统文明核心价值的符号,最终传播到全世界,这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本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