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剧《月亮粑粑》《田老大》、舞剧《桃花源记》、花鼓戏《齐白石》《刘海砍樵》、汉剧《孟姜女传奇》、京剧《辛追》……7月26日至9月20日,“湘戏晋京”展演活动火热进行,12台湘味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目集中亮相北京,引发观演热潮。
湖南有着丰富的地方戏曲文化资源,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地方戏曲正面临着观众锐减、市场急剧萎缩的发展困境。湖南积极探索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之道,把戏曲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地方剧种传承和保护,支持戏曲创作生产,传承普及戏曲艺术,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以灵活方式谋求传承
湖南不仅有花鼓戏,还有湘剧、祁剧、辰河戏、常德汉剧、荆河戏、阳戏等共计19个地方戏曲剧种,组成了个性鲜明且丰富多彩的湖南戏曲文化。
湖南先后举办中青年编剧、青年戏曲演员研修班,加大艺术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扶持4项地方戏曲项目。在全省中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和新创小戏大赛、湖南艺术节等赛事中,湖南各地方戏曲借此平台相互借鉴和交流。“高密度的地方戏曲演出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看戏的需求,培育了戏曲市场,同时督促我们出人、出戏,也为剧院的非遗保护工作积累了剧目。”湖南省湘剧院院长王阳娟说。
由此,地方戏曲保护工作也获得显著成果。花鼓戏《老表轶事》、湘剧《李贞回乡》和《古画雄魂》、祁剧《梦蝶》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和资助项目。湘剧《李贞回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湘剧《古画雄魂》获“九艺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这些剧目成为湖南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地方名片。
多种因素制约传承发展
9月3日,巴陵戏《远在江湖》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受到观众热捧。剧团负责人魏传宝高兴之余也有忧虑,“现在能上台演巴陵戏的演员,还不到20人。”
创作经费不足,也是戏曲院团发展的瓶颈。湖南省湘剧院精品剧目之一《李贞回乡》是多年前湘剧院凑钱创排的。“现在创排新的精品剧目更加艰难,一个剧本动辄四五十万元,地方戏曲院团无法独立支撑。”王阳娟说。
剧本获取难不仅反映出创作经费不够,还折射出剧院人才的缺乏。剧本创作人才和业务拔尖人才的缺失也在制约着地方戏曲新剧目的创排和推广。湖南戏剧表演芙蓉奖评出的获奖者中,3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仅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随着湖南地方戏曲院团在市场化道路上的探索,演艺惠民与市场化运营道路的矛盾也随之而来。“政府组织的‘群众看戏,政府买单’惠民演出确实解决了群众看戏的问题,但客观上也使一些观众养成了免费看戏的习惯。”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罗维说。
让戏曲有良好的“生态”
尽管面临诸多问题,湖南对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问题的探索却从未停止。2012年,长沙市财政设立了市湘剧、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和新剧目创作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目前,该经费已增长到每单位每年300万元,对地方戏曲的保护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4月7日,湖南省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优化戏曲生态环境,建设地方戏曲生态保护地,建设戏曲生存发展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实施“确认一批基层保护点,命名一批传统戏剧之乡,建设一批地方戏曲生态保护区,改造提质一批戏剧演出聚集区,新建一批村级简易戏台”的“五个一批”计划。将选择一些有基础的、老百姓喜欢的“戏窝子”,打造一个有戏曲传承氛围的地域范围,让戏曲艺术在这个区域内有良好的生存状态,能进一步发展。
“针对逐渐衰落的传统剧目,只要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等方面,都会有重点资金进行扶持。”湖南省文化厅厅长李晖表示,目前湖南戏曲存在的不足,主要在于本土人才挖掘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湖南也制定了戏剧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传帮带”、老带新、名师带徒、专门艺术院校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青年演员。为鼓励本土戏剧人才进行创作,湖南省专门安排了精品创作经费,重点扶持本土艺术家,在人、财、机制等方面,培养湖南本土戏剧人才。
(本报记者 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