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洛阳师院

    守得文化弥校园

    作者:本报记者 崔志坚 王胜昔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6日 04版)

        喜迎百年校庆,洛阳师范学院开始筹划景区申请。敢于争取国内第一个校园景区,底气来自守得文化弥校园。

     

        始于1916年河洛师范学校的洛阳师范学院,传承河洛文化的步履走过风雨。今年9月,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第十四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在洛阳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韩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与“一带一路”、河洛文化与程朱理学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作为承办方之一,洛阳师院率先开展了改革开放后对河洛文化全面系统的研究,最早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经过十年探索融合,组建了“洛阳师范学院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还被确立为“洛阳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今年1月,经河南省文化厅批准,“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开始阔步迈向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地、面向社会培养公共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和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

     

        地处九朝古都,洛阳师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文化传承活力源。上海世博会期间,河南馆内长25.8米、高3.3米的巨幅精美三彩壁画《国之中,城之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的作者洛阳师院艺术设计学院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自1986年就投身于洛阳三彩平面艺术研究和设计,呕心沥血将世人熟知的“唐三彩”,丰富升华为有学术和技术支撑的“洛阳三彩”。

     

        青砖灰瓦特色独具的洛阳师院新校区,从校门、道路、广场,到一水一桥一石,再到不久就要在新博物馆展现的藏品,未来的洛阳师院校园,目之所及、情之所动、思之所触,将是根在河洛的主题文化园。

     

        (本报洛阳10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崔志坚 王胜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