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仿佛停止了跳动;脉搏,掩盖了尘世的喧嚣。
奔涌而来的红水河,或许是流连于这里的山色美景,骤然放慢脚步,缓缓流动,九曲一回,似乎不愿远行。
那壮美震撼的“U”形峡谷,便是著名的“红水河第一湾”——它酣然沉睡在大山的怀抱里,又将大山深情挽入心怀。
这就是革命老区东兰县。它嵌于广西西北部,藏于峥嵘峭峻的万山丛中,多年以来,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享誉人间。
这里,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1929年,迎着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百色起义的战火,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光荣诞生。
红七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创立初期的一支重要力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治党治军、建国安邦的重要领导英才。这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多次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赞誉,被称为“千里来龙”“猛如虎,精如猴”。
东兰,从此刻上“红七军故乡”的烙印。在艰苦卓绝的抗敌战争中,全县共有7500多名志士参加红军、赤卫队,1500多人参加地方游击队。在红七军3个纵队中,韦拔群率领的第三纵队,基本由东兰和凤山等地的农民武装组成,其中有1600多名东兰儿女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000多人参加二十一师,有4000多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有2231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里走出了韦国清、韦杰、覃健、韦祖珍、覃士冕5位开国将军。
红色,赋予了东兰永恒的底色。为了唤醒红色记忆,激活红色基因,自2009年以来,东兰县先后举办纪念韦拔群同志115周年诞辰、纪念开国上将韦国清同志100周年诞辰等活动,并以纪念活动为契机,投资35亿元,相继建设了东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壮乡英雄文化园、壮乡将军纪念馆,实施了修建“红军路”等系列民生工程,使老区更有红色底蕴,更具文化色彩。
红色,在东兰军民中默契传承。踏着这片血与火洗礼的热土,老区军民不忘本色,携手同心,用行动谱写“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欢歌,用真诚和爱心奏出了拥军爱民的时代最强音,让红七军的基因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局面。今年8月,东兰县首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县”。
红色,映衬出东兰发展的本色。“老区的精神不能丢,贫穷的帽子必须摘。我们要大力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坚持‘生态立县’,推动红色东兰向绿色发展。”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如是说。
绿水青山,是东兰的“看家本领”,更是东兰的“金山银山”。多年来,东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万亩,治理石漠化170万亩,种植经济果木林4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3~9万个,是名副其实的休闲胜地、养生宝地,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三乌鸡之乡”“中国民间(铜鼓)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异地养老基地”“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等诸多美誉。
一曲“红”与“绿”的交响曲,奏响了东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激越乐章。而作为广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摆在东兰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在2018年以前实现全县1.7万户共6.6万人全面脱贫。
面对艰巨的任务,东兰人意志坚定,信心满怀。东兰县县长徐迪克说:“我们要以最大的决心、最足的勇气、最优的作风、最强的力度、最硬的措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红色东兰,已经出发。
(本报记者 周仕兴/撰文 刘廷智 马方康 韦禄东/摄影)
(本版图片均来自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