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家住黑龙江讷河73岁的伊贵泉忽然忙了起来。从周一到周五,他每天上午8点至10点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上课”。像伊贵泉这样的中老年“学生”还有很多。他们嘴里的“课堂”就是黑龙江卫视今年2月开播的大型直播互动服务类节目《开课啦》。伊贵泉说:“这个节目办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这所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让我这个农民圆了‘大学梦’。”
瞄准晚霞群体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卫视传媒中心节目一部副主任王成介绍:“纵观各大卫视白天的节目,绝大部分都是电视剧。黑龙江卫视要差异化竞争,必须扭转‘电视剧天下’的局面。于是,我们就想抓住中老年这个忠实的观众群体,制作一档适合他们观看的节目。”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学习使用微信,他们成了自媒体时代的新生力量。《开课啦》抓住这一发展动向,采取电视、微信、网络多媒体同步直播的方式,为中老年人提供陪伴式媒体平台。王成说,《开课啦》采取“课堂元素”对节目进行包装。电视观众通过扫二维码上课“签到”;主持人以班主任、教导主任等身份与学员一起学习分享;在“课间”,有电视学员参与互动的“课间作业”,有体育老师带领的“课间操”;观众还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向节目组提交答案或交流收看感受。“观众不再局限于收看电视内容,而是通过全媒体资源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在以课堂为中心的‘社区’中的一员,从而改变了节目的传播模式。”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张晓燕说。
打造三个课堂
在节目内容上,《开课啦》架构起学习才艺知识技能的《领教艺坊》、讲解健康生活服务知识的《领教工坊》和关注平凡百姓生活中不平凡故事的《领教心房》三大板块。三个课堂依次开讲,艺术家教师团、律师顾问团、心理专家团、生活帮忙团、理财顾问团陆续加入直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郑月认为,节目从电视的文娱表演呈现转变为实用服务信息提供,使受众从“观看”节目变成“使用”节目,改变了电视与百姓的沟通方式,也就改变了节目的创作生产观念,从而改变了自身的生存境遇。
这里有和年轻人进行歌舞比赛的老年文艺团体,有坚持健身30年肌肉不输小伙子的帅爷爷,有见义勇为终生致残却隐瞒真相的平民英雄……一大批乐观积极的中老年人通过节目展示自己的才艺,讲述人生故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评价:“《开课啦》不仅引领风尚、指导生活、浇灌心灵,让沉闷的中老年生活鲜活明快起来,还彰显人性,暖心励志,传递着人间的至善至美,倡导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为中老年观众、也给年轻观众群体提供情感上正能量的服务和引导。”
公益传达价值
从济南的大明湖畔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再到哈尔滨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和索菲亚教堂广场,《开课啦》已组织6场大型公开课,邀请老艺术家、养生专家现场与学员互动。节目还创办了实体“龙广学堂”,招收老年学员学习歌舞、书法等,并选取优秀学员参与到电视节目中。“节目的互动理念,不仅体现在直播节目的内容上,也体现在定期于全国各地开办的线下活动中,将电视中的‘小课堂’逐步放大到整个社会的‘大课堂’。”张晓燕指出。
《开课啦》开播一百多期,以近400小时的陪伴,凝聚起一个有着20万成员的大家庭。“89岁的曲绍文老先生在《开课啦》七一学员公开课的舞台上以《最美的歌献给妈妈》,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新生活的向往,不是某个年龄群体的专利,而是植根于所有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因子。”黑龙江卫视的记者吴超感慨。
郑月则认为这是一档有生命力的节目。“编导力图通过全天客厅陪伴式直播理念和‘公益引领、智能互动、活动助推’的创新模式,影响每一个观众,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唤醒他们对梦想的激情。在这种‘专注爱、放大爱、引领爱’的策划和布局中,《开课啦》顺应当今社会人们对爱与信仰的呼唤和渴望,彰显了主流媒体责任担当。”(本报记者 李 蕾 见习记者 张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