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愿做中国发展“洋智囊”

    ——50名国际一流专家荣获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9日 07版)
    9月29日上午,友谊奖获奖专家建言座谈会现场。 王泱摄/光明图片

        【强国密码】【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联合主办】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副院长、以色列高级专家组织总裁……9月29日下午,北京中南海高朋满座,来自18个国家的50名国际一流专家来到这时,接受国务院副总理马凯颁发的中国政府友谊奖(以下简称“友谊奖”)。

     

        新中国成立67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外国专家投身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每年60余万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中国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谊。

     

    与中国人民共谋事业发展

     

        “今天的中国,尊重人才,重视科技,提倡创新,正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吸引国际人才、迎接时代的挑战。”9月29日,从马凯副总理手中接过友谊奖奖牌后,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专家彼得·格林贝格尔这样说。

     

        2012年,格林贝格尔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工作。他带领中国同事建设了一个国际水准的研发平台,围绕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进行原创性研究,成功研发出世界上首个可见光通信芯片,并进行了视频通信和光子计算演示。“中国政府已经把这一方向作为重点支持领域进行规划。”格林贝格尔充满信心地说,“科研人员获得全新的基本认知,一定会对氮化镓光电子和光通信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正照亮着世界。”

     

        4年来,格林贝格尔与中国同事们结下了深厚友谊,也深深爱上了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土地。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他时刻在思考着中国科研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路径。9月29日当天,他直接向马凯副总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言:“科学探索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希望中国政府能提供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将科研人员进一步解放,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去做更多简单而重要的发现。简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今天,需要更多的投入,建立高端的研发平台,才能获得对物质世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与格林贝格尔一样,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在华经历,曾任国际流行病学学会主席的美国专家罗杰·德特尔斯、现任美国微合金钢研究院院长的英国专家约翰·格雷也先后向马凯副总理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言。他们表示:“竞争带来进化,革新创造机遇。相信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一定会广纳人才,励精图治,为世界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向中国政府提出专业的建设性意见,外国专家参与中国改革发展和建设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介绍,十八大以来,国家外国专家局积极组织开展外国专家建言工作,成立了外国专家建言工作组和外国专家建议委员会,已向中国高层决策者和相关部委负责人提交了近40份外国专家建议书,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并成为国务院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

     

        “外国专家都是义务参与此项工作的。”张建国说,“我们从中看到了外国专家与中国人民一起共谋事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真诚愿望。”

     

    全球视角聚焦中国问题

     

        9月29日上午,国家外国专家局在北京精心组织了一场座谈会。获得2016年度友谊奖的外国专家们齐聚一堂,结合自己在华工作、生活期间的感受与思考,以全球视角向中国政府建言献策。

     

        2011年正式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的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原康奈尔大学工学院院长,他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建言:“中国走到世界前列,必须提升大学教育水平。现在中国的大学里,关注论文数量、论资排辈的现象还很严重,学者顾忌的非专业性因素太多,不能研究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这个现象亟待改变。”

     

        “中国城市建筑的耐久性是一个事关环保的大问题。在欧洲建筑的寿命一般是160年,实现建筑节能,首先要延长中国建筑的寿命,让他们在城市中站得更久、活得更长。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要求。”德国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合肥学院教授、中德建筑节能研究所德方所长汉斯·赖默是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领域专家,他这样诚恳建议。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副院长小泉英明是脑科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现任东南大学名誉教授。他关注的问题是:“中国的青年学者要有更多与外国同行交流的机会。与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实验室保持沟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并发声,才能紧跟前沿资讯、不与世界脱节。建议中国政府更大力度支持青年学者参与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合作。”

     

        这场座谈会无疑为外国专家深入参与中国改革建设提供了一个高端平台,与会外国专家无不直抒胸臆、充满自豪。从清晨8点半起,每个专家5分钟,一直谈到中午,专家们仍然意犹未尽。他们把讨论延伸到午餐桌上,继续互相交流切磋,分享各自的思考。

     

        “这些‘洋智囊’大都在中国生活多年,熟悉中国国情,往往能从全球视角聚焦中国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国家外国专家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高翔这样说。

     

        “这些高层次外国专家以他们的视角和智慧,观察分析中国当前存在的重点问题、可能风险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尹成基说,“我们非常欢迎也十分珍惜他们提出的意见,定会认真采纳并向有关部门转达。”

     

    借鉴国际智慧已成中国常态

     

        邀请外国专家“议政”,听取他们有价值的建议,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际智慧,这些年来已成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的一种常态。

     

        从2012年至今,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先后三次亲自主持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听取外国专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十分关注国家外国专家局定期报送的外国专家建议书,每年春节前夕都会邀请外国专家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座谈,与他们深入互动交流。

     

        2015年12月7日,李克强总理还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首次邀请外国专家为五年规划编制建言献策。

     

        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前,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都联合邀请外国专家座谈,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些广纳群言的成功实践,彰显了中国政府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也受到外国专家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欢迎,大大增强了他们进一步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信心与动力。

     

        “外国专家在义务参与建言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平以及奉献精神,实在让人敬佩和赞赏。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真知灼见,也像一面镜子,从多个不同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张建国说,“他们的建言献策,对我们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弥足珍贵。”

     

        ◎名词解释

     

    中国政府友谊奖

     

        中国政府授予在华工作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由国务院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于1991年正式设立。每年约产生50名获奖者,国庆逢五逢十之年则评选约百名。截至2016年,累计已有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1499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

     

        每年国庆前夕,国务院总理都会亲自会见获奖专家,并邀请他们参加国庆招待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