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7日 星期五

    走进历史深处感悟革命初心

    作者:朱之江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7日 02版)

        【红色记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了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再现80年前那段英雄壮举,在《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筹办中,作为筹办专家组的一员,笔者一次次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前辈风范,聚焦长征精神,感悟革命初心。

     

        “跟着走”,这是邓小平对女儿毛毛问及“长征的时候你做什么”的回答。这简单的三个字,真实地反映了长征中红军们内心的那份执着。长征中,尽管途中艰难险阻远超过世人的想象,身旁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哪怕是刀山火海,哪怕只剩一人,红军将士都始终坚信一点: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望着长征“四老”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那坚定的目光,望着被红军亲切称为“大姐”的蔡畅、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那坚毅的面庞,会深深地为这种执着所感动。铁心跟党走,就是红军的一种自觉、一种信念、一种品格,体现了对党的革命理想、主义信仰和宗旨性质的高度认同。大型雪雕《最后一次党费》——最令人震撼的是雪堆中向上举起的胳膊,胳膊一段深埋入雪,看不到身躯;另一段是紧握着党证的手。刘志海,这个入党仅两年的同志,牺牲前都没有忘记作为党员的信念责任。

     

        党和红军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长征中危机四伏,险情不断,但红军总能化险为夷,关键在于有人民的支持。在展出的252件文物中,有红军巧渡金沙江时送给船工的棉裤,强渡大渡河时送给船工的被面和葫芦,飞夺泸定桥时送给向导的线毯等。组画《一袋干粮》讲述了红军战士谢益先过草地时,把自己仅有的干粮送给饥饿待毙的母子。母子得救走出了草地,而他却永远地倒在草地中。“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这是党对自身的要求。红军之所以取得长征胜利,之所以身处险境而不绝,就是以赤子之心赢得了民心。党和红军所做的一切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长征中,党和红军始终把解决自身生存危机和拯救民族危亡紧密结合起来,北上抗日始终是红军长征的旗帜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

     

        长征中,红军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有422人。陈树湘、邓萍、吴焕先等高级将领牺牲时,都不满30岁。站在油画《陈树湘》面前,听解说员讲:为了掩护主力过湘江,他所率34师全军覆没,自己被俘后趁敌不备,撕开伤口绞断肠子而壮烈牺牲,谁能不为之动容。站在景观《飞夺泸定桥》面前,听解说员讲:飞夺泸定桥的22名突击队员,主要是党员团员,谁不为红军党员的坚强党性和红军战士的充盈血性所叹服。长征中,牺牲的烈士数目无法具体统计,许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这一诗句是红军将士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绝好写照。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长征。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谨记习主席的指示,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朱之江,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系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