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4日 星期二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评长征三部曲之《龙啸绝地》

    作者:李秋琴 《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04日 05版)
    董希文的油画《红军过草地》 图片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中共党史出版社)
    《龙啸绝地》 伍禄香著 新华出版社

        【今日书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笔者读了伍禄香长篇纪实文学长征三部曲之《喋血湘江》《日出遵义》后,又细读了之三《龙啸绝地》一书,感觉到这总体连贯、一气呵成的三部曲,磅礴大气,震撼心灵。该书翔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央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既有宏大壮阔的历史场景再现,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书中使用了战史、电报、新闻报道、回忆录等文献资料和作者对亲历者的采访记录,使其描述和分析显得生动而严谨,既尊重了史实,也易为读者接受。

     

        说到长征,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诗的后四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达45万字的《龙啸绝地》,作者巧借诗里的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白雪、三军开颜作为书中四大部分的小标题,遵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纪实文学作品的写作原则,把尊重历史与文学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吴起镇这段苦难辉煌的艰难历程。

     

     

        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那么80多年前发生的那场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用脚板丈量地球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究竟苦在哪里?苦到何等地步?《龙啸绝地》一书给出了答案。作者在序言中毫无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苦”的感悟:“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一次次濒临厄运绝境……毛泽东不仅要正视雪山草地缺衣少食的大自然恶劣环境的生死威胁,还要正视蒋介石调集的中央军、川军和藏兵的‘围剿’与袭击,更要正视张国焘依仗人多枪多趁机逼宫夺权的步步危机。”也就是说,当时体力、心理、智力都已达极限的中央红军,不仅肉体上几乎濒临绝境,精神上也几乎濒临绝地。但中央红军却能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绝处逢生,从而确保党旗毫不动摇地飘扬在硝烟的天空。

     

        党旗之所以能毫不动摇地飘扬在硝烟的天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般的信仰,换而言之,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这种满腔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热血,满怀救国家救民族的抱负,才赋予了毛泽东及其他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智慧,从而焕发出超越人类本身的能量。

     

        党旗之所以能毫不动摇地飘扬在硝烟的天空,靠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捍卫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作者详尽地叙述了中央红军历尽艰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战略分歧、分道扬镳的过程,特别是揉进翔实的史料、亲历者的回忆、电报内容等,尽可能把大事件中的个体命运都放在历史的天平上作理性的评价,使那段悲壮的历史得以还原。作者对人物、事件、场景、氛围乃至历史潮流的把握,可谓匠心独运,红色题材的写作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党旗之所以能毫不动摇地飘扬在硝烟的天空,靠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身作则,用铁的纪律赢得民心。虽说该书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再创作,但作者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细腻刻画,使作为骨架的红色史实变得鲜活起来,实现了散点式透视历史画面。比如:毛泽东的警卫员王七九和战友们外出筹粮,在一座喇嘛已逃走的空庙杂物间发现了一副腊羊架子,他拿回来想给毛泽东改善一下伙食。没想到被毛泽东发现后,严厉地说:“在什么地方拿的,还送到什么地方去!”望着警卫员噙满委屈的泪眼,毛泽东又语重心长地说:“我说过多少遍了,要你们严守纪律,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不了解我们,再加上敌人的反动宣传,见了我们都躲起来了。要让群众真正了解我们,就得用我们的行动,行动是最好的宣传。”关于红军执行铁的纪律,作者在《龙啸绝地》中不惜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如红军到达通渭县后整顿纪律时,引用时在军委直属队的戴镜元的回忆:“我们就是这样雷厉风行地整顿纪律的……真正做到不取群众一针一线,而且努力做好群众工作。这样,军民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更加亲密,群众更加热爱红军。”

     

     

        《龙啸绝地》一书在文学创作上有独到之处。书里既有宏大壮阔的历史场景再现,也有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如描写包座之战:“眼见得仗打到势均力敌的相持状态,红30军、团掌握的所有预备队及其机关和军部的通信连、警卫连、保卫排等都投入了战斗;军部的机关干部、宣传队员以及所有的炊事员和饲养员,也都拿起武器参加了战斗,师、团指挥员都跑到了第一线,最后连程世才、李先念等军部的几个主要领导都跑到了前沿。”看似朴素平实的语言,却将战场的残酷性、紧迫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该书文笔优美流畅,比如书中这样描写:“密密麻麻的丝绒草像一床绿色的毛毯铺满了高低起伏的山冈,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间,红的、白的、黄的,色彩斑斓。山坡北面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粗壮虺曲,遮天蔽日……山沟中,硝烟袅袅……”战争间歇中的片刻宁静跃然纸上。

     

        任何文学作品,对生活细节的成功运用至关重要,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伍禄香尤其深谙此道。该书对事件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以及各种人物的对白等,都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身份,既客观又准确,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使得事件和人物的行为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作品的厚重度与思想深度也由此生发。比如书中写道:“几盏马灯将大堂照得一片通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稼祥、彭德怀等人或坐或站,一个个神情肃穆,脸上绷满了焦灼与焦虑……博古情绪激动,满脸的愤慨……斜靠在木柱上的王稼祥义愤填膺……张闻天期盼地望着毛泽东……一手叉腰一手夹烟正踱着步的毛泽东忽而停步,缀满血丝的大眼环视众人一眼,吮吮下唇,浓眉一展,似乎下定了决心……”把红一、四方面军忍痛分道扬镳前的紧张、愤怒、无奈刻画得身临其境。

     

        作家伍禄香所写的《龙啸绝地》,称得上是为世人留下长征全景的难得之作。它改变了曾经的单一政治视角,从而自然形成对普通人命运的观照,着力对人性的多层次表现和全方位书写,以及对长征精神的多角度阐释。它的贡献就在于作者对于史料的全面掌握,在艺术上进行合理的编排以及广泛地运用艺术的手段来展示这笔中华民族甚至全人类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历史是一面明镜,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早期这段苦难辉煌的历史,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秋琴,作者系桂林电视台艺术总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