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新故事】
苍松翠柏慰忠魂,枝枝白菊寄哀思。在遵义的市中心,有一座红军山,77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前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
红军山中有一座铜像,定格了一名红军女卫生员怀抱病弱的孩子、轻吹汤药的瞬间。红军山中没有庙,很多老百姓却自发前来上香,他们将这位女卫生员尊称为“红军菩萨”。
其实,铜像中女卫生员的原型是一名男性,他叫龙思泉。龙思泉的父亲是大夫,他自小随父亲用草药治伤治病。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龙思泉除担负着全营的医疗工作外,还积极地为驻地群众看病治病。有一天,一位小男孩来部队找卫生员,请他为自己的父亲看病。龙思泉请示领导后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小男孩的家中。因为病人的病情严重,龙思泉在治疗后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留下来观察情况,彻夜未归。可就在当天夜晚,红军紧急撤离。龙思泉在独自追赶部队的路上,不幸被敌人杀害,年仅18周岁。当地百姓感激龙思泉的恩情,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悄悄掩埋了他的遗体,由于不知道这位小红军的姓名,只好在碑上刻了“红军坟”三个字。
龙思泉走了,他的精神却留了下来。就在红军山脚下不远处,遵义名城医院的“红飘带医疗队”从先烈手中接过了“红药箱”。医院院长李忠禄从小就听长辈讲述龙思泉的故事,长大后选择学医,毕业后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对面成立了这家民营医疗机构。从那时起,他和同事们就开始了对一些特别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送医上门服务。后来,他们成立了“红飘带医疗队”,先后深入到仁怀市大坝镇、凤冈县王寨镇等边远山区开展送医活动,让山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专家的服务。
2016年医院30周年院庆,李忠禄请来了龙思泉当年的战友——95岁的老红军李光。看到年轻的医生们,李光深情地嘱托道:“龙思泉的药箱里并没有现在这些高科技的医疗器材,装的只有铜钱、火罐和辣椒,希望大家把他在艰苦条件下为病人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
妇产科医生何俊忘不了这个嘱托。作为“红飘带医疗队”的一员,今年以来她先后5次送医下乡。“长征精神对我们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大山中因病致贫的家庭有很多,红飘带医疗队新的长征路任重道远。”她对记者说。
尽管长路漫漫,但他们不孤独。
在遵义市娄山关下的木瓜镇柿花村中,乡村医生陈兴用实际行动让每条小路都充满了柔情。行医20年来,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陈兴提起药箱就走,从不收出诊费。
“时间长了,乡亲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乡亲们。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给了我很大的荣誉感,也是激励我坚守的最大动力。”陈兴说。
80年前,一个又一个像龙思泉一样的红军战士感染着百姓,遵义也成为长征途中扩充红军最多的地方。80年来,遵义人民在新的长征路上传承与发扬着龙思泉“红药箱”精神,一个又一个百姓健康的“贴心管家”不断涌现,承载着先辈的奋斗理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短评】
离不开”的背后是牺牲精神
20年来,乡村医生陈兴行走在遵义这片红色土地上,“时间长了,乡亲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乡亲们。”“离不开”的背后,是陈兴“付得出”。他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真情,也付出了金钱。这种付出体现的其实是一种牺牲精神,它和红军长征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当年,红军用鲜血和生命诠释牺牲精神,今天,陈兴用药箱和脚板为牺牲精神作注脚。在遵义红军山上萦绕的香火中,在“红飘带医疗队”行走乡间的身影里,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这种精神的流淌、延续和生长。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同样离不开这种精神。
(本报记者 张永群 陈海波 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