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新故事】
天还是蒙蒙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里排屯侯正荣一家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这个11口之家,成员来自壮、汉、苗、瑶、侗5个民族。多年来,这个家庭中成员虽然习俗各异,却始终团结和睦,其乐融融。
32岁的侯光祖说,大半个世纪以前,壮族爷爷侯正荣当兵回来,娶了苗族奶奶,生下母亲侯日孟,侯日孟跟随奶奶成了苗族。后来,侗族父亲王成建上门,生下他和弟弟侯光源,兄弟俩分别跟随爷爷和父亲,加入了壮族和侗族。在一次相亲活动中,侯光祖结识了瑶族姑娘潘艳梅,并喜结连理。而在广东打工的侯光源,与汉族同事黄世红成了夫妻。至此,这个家庭便有了5个民族。近几年,侯光祖兄弟俩也先后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
“这个多民族家庭是龙胜各民族水乳交融、团结和睦、携手进步的缩影。”泗水乡副乡长、宣传委员伍利丹告诉记者,在龙胜,别说单一民族的村屯,就连单一民族家庭都已难觅踪影,“一个家庭的成员分属三四个民族的情况非常普遍”。
一个个和睦的多民族之家,见证了党的民族政策在这里播种、生根、开花、结果。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战略转移,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年12月初,红一方面军突破敌人设置在广西兴安县界首一带的湘江沿岸第四道封锁线,避实就虚,沿着湘桂边境山区西进,于12月4日翻越桂林市资源县与兴安县之间的老山界,分三路向龙胜县挺进。
由于连年征战,龙胜的老百姓对部队十分恐惧。一见红军来了,就纷纷躲到山上。为了消除隔阂,红军派了一位师长到山上去做工作,请群众下山,与他们进行了会谈,并与当地群众做了两个约定:一是红军绝对保护傜民。当时,瑶族等少数民族被轻视,名字上带有反犬旁,如“猺民”等,红军倡导民族平等,将“猺民”改成“傜民”,后又改为“瑶民”;二是继续斗争,再寻光明。会后,红军将这两项内容刻在山下一块状如巨龙伸出舌头的大石块上,群众称之“红军岩”“光明石”。
八十多年后,记者来到了红军岩下,仍能看见上面的“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等字样。据考证,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实施的民族政策。这两条标语不仅刻在了石头上,更刻在龙胜各族群众的心里,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在红军岩下的一个小店里,记者遇见瑶族老人龙国英,他随口哼起了“红军谣”:“红军岩呐像条龙,岩石脚下草红红;石头上面刻了字,红军绝对保护咱瑶民。”
朴素的歌谣,表达了桂北各族人民对红军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也充分证明,党和红军在桂北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实践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由此翻开了光辉的一页。
195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成为我国中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迄今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65年来,全县11个民族相互交流文化,推广先进致富技术,共同繁荣着山区社会经济,奏响了民族和谐的时代乐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县”。
龙胜镇金车村居住着壮、汉、瑶族同胞。走进村里,吊脚楼、特色果园、瀑水山色、民俗文化……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金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公司,通过旅游开发,使全村群众从传统农业耕作中解放出来,有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现在,村里每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土特产品很受欢迎,群众收入大幅提高,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金车因此成为龙胜各族人民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样本”。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融合更多地体现在“无声处”。近年来,龙胜全县民族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学生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过去,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节日,如正月初六侗族“闹春节”、三月三壮族“歌圩节”、四月八苗家“敬牛节”、六月六瑶寨“晒衣节”……如今,这些节日已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民同庆,龙胜也因此被称为“百节之乡”。
千层天梯上龙脊,民族和谐一家亲。红军岩下,龙胜各族人民正健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征途上。
(本报记者 周仕兴 陈海波 张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