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研究者尚未充分认识到智库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区别,仍将自身定位停留在搞纯学问、搞基础研究上,不习惯甚至看不起智库的对策性研究取向。
以科技史为例,天下没有不与现实发生联系的“纯科学”。自20世纪到现在,科技发展的高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刺激了军事科学发展。二战一结束,美国有些科学家就想“转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探索所谓的“课题”。今天再回顾这段科技发展史,就会发现:所谓的纯科学的春天其实并不存在。实际上,当时几乎所有重大科技进步,比如新材料、航天航空技术,都是美国军事工业推动的,因为它提出了真实的需求,正是这些真实的需求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社会科学的情况大体也是这样。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只有在为现实服务中才能提出真正的学科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只有积极回应现实需求,科学研究才能更扎实、更前沿。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是如此,一定要结合国家和社会需求开展对策性研究。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郭红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