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星期四

    合唱与独奏

    作者:李慧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14版)

        【文创语境】

     

        “‘一带一路’与绿色发展论坛”、2016敦煌文博会、2016“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近期,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论坛和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再次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热点与焦点。

     

        当前,“一带一路”和共同体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已经由国际倡议发展成为实际行动,由倡导与认识逐步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如何做好合唱,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如何办好独奏,走出各地差异化发展路径,考验着各地决策者的智慧。

     

        和过去相比,今天的交流已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和实物的交换,而更多的是思想和创意的碰撞。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商贸发展之路,更是文化互通之路,文化产业在“一带一路”整体布局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讲好“一带一路”文化故事,演绎出“一带一路”新的文化经典,首先要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要树立文化先行的概念,加强顶层设计,把各地发展融入大的国家战略,防止出现锣齐鼓不齐,甚至是各唱各调的问题,共同下好这盘事关区域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棋。

     

        其次,要在大的合唱中,唱出自己的风格和声音,谱好区域独奏曲。在大的曲调中,很多地方都忙着在丝绸之路的起点上争相抢夺,有的叫“丝绸之路新起点”、有的叫“丝绸之路黄金段”、有的叫“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实际上,讲好文化故事的关键并不是丝绸之路的名称叫什么,而是要有创造、有亮点、有突破,有哪些“错位竞争、不可替代”的禀赋和优势,这才是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们对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共赢问题的探讨,更多的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以海南为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如何把节点效应发挥到最大值得深思。在实际操作层面,能不能把海南联通欧亚和东南亚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发挥出来,能不能打造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心,能不能放眼更广阔的视角,构建泛太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中心,这些问题都启迪着我们的思考。

     

        实践出真知。讲好各地“一带一路”文化故事,不仅需要高远的视野,更需要基层的创新。要正确认识“一带一路”建设正在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准确找到“一带一路”的痛点和机遇,才能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

     

        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各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之门已经开启,其中创意设计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创意和文化的力量促进“民心相通”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应当看到“一带一路”为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带来的巨大机遇,更应当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强调文化交流和认同,真正凝聚起命运共同体。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新思路”才能创造“新丝绸之路”。对于我国和很多国家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才刚刚上路,“一带一路”画卷才刚刚展开,需要更多创新和探索热情,需要更多理性和包容情怀,也需要更多交流和合作空间。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新的思维和视野,取决于不走寻常路的勇气和智慧。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