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星期四

    助学金发放缩水不能补发了事

    作者:李一陵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07版)

        【光明时评】

     

        据媒体报道,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的问题。2013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将中央部属高校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6000元。但是具体到怎么发放,每月发放多少的问题,则由高校自己来确定。因此,一些学校就以“按照实际在校时间发放”等理由,扣发了学生的部分助学金。

     

        助学金虽然钱不多,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很有意义。而且,助学金发放本来就要求“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高校扣发助学金损害了学生的正当权益,也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更关键的是,既然是专款专用,所扣发的助学金总数并不小,财务上是如何处理的呢?钱究竟用到哪里去了?尤其值得追问。

     

        高校助学金发放“缩水”也从侧面反映出个别高校财务状况的不透明。近几年,教育部通过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等规定,要求高校及时公开财务、学校经费来源等信息,加大信息公开透明度。高校的信息透明情况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9月初,70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了2015年年度决算情况,但在决算报告中公众所关心的“三公”经费公开情况仍很不理想。同时,不同高校之间信息公开透明情况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这个大背景下看,助学金扣发现象就更值得追问。

     

        经过媒体报道之后,有高校已经发放了助学金,也有高校表示将补发。即便如此,事情也不能这样草草结束。这些高校到底将扣发的助学金用在了何处,有必要给公众一个明白的交代,同时对助学金“缩水”问题展开系统调查,从制度上查漏补缺、解决自身助学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选择用沉默来应对舆论,继续在助学金缩水问题上“装睡”的学校,恐怕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介入了。

     

        如果没有学生的发帖,没有媒体的跟进报道,助学金“缩水”的问题很有可能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学生毕业离开了学校,一般不会跟学校死磕这点钱,是否足额发放助学金,就要看高校的自觉和所谓“母校的良心”。这种带有随机性的情况再次说明,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的监督、不断提高高校的信息公开透明程度,还要扎实推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