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李光:坚守红军永恒的使命

    作者: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8日 04版)

        【红色记忆】

     

        1920年李光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县四面山,出生后没多久就失去了双亲,成为一名孤儿,8岁时李光被收养他的夫妇遗弃在遵义丁字口,后被人带走给地主家当了长工。

     

        1934年隆冬,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遵义。满脑子只想着吃口饱饭的李光拽着一位红军战士的手说:“我是穷人,是孤儿,我也要当红军!”凭着这般懵懂与虔诚,李光成为红一方面军五军团37团七连的一名红军战士。刚参加红军的李光紧接着就经历了著名的青杠坡战役。在枪林弹雨中,他看见有红军战士浑身鲜血还在高喊“党员冲啊!”他永远忘不了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的英雄形象,这让他年轻的心里树立起了坚定的信念。

     

        李光在长征中曾担任过朱德同志的警卫员。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来遵义时还专程拜访了他。

     

        回忆长征,李光精神焕发。他说,过草地时,很多战士深陷沼泽,在被吞噬的最后时刻,老战士们不忘用双手托举起年轻战士,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红军们。那一幕幕悲壮情境铭刻在李光心中,他的信仰又一次升华,要把生命献给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让牺牲战友的鲜血白流。

     

        长征结束后,李光参加了华北敌后游击战、激战神头岭、百团大战、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著名战役,曾荣获三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在中国解放的最后一场战役——成都战役中,他的右手掌被子弹击穿,造成重度伤残,只剩下两根手指。

     

        新中国成立后,李光回到家乡遵义,先后担任遵义劳动局局长、建设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1985年,李光离休,但他却没有停止奋斗的步伐。他说:“离职休养只是岗位变了,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没有变,只要活着一天,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一天。”

     

        30多年来,他不顾年老体弱、病痛折磨,坚持义务为青少年作宣讲报告。他把镌刻在记忆中的革命传统化为涓涓细流,浇灌青少年的心田。李光常说:“旧社会我没有读过书,今天我看到有的孩子因贫困不能读书,心里总是沉甸甸的。虽然我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要尽力去帮助这些困难的学生,尽一名老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当看到农村一些学校设施简陋、有的学生家庭困难等情况后,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先后捐献给了十多所中小学。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小学、海龙中学因为得到他的长期捐助而更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

     

        从1995年起,李光先后资助了1690多名孩子,捐助总额超过41万元。只有家人知道这些钱老人是如何一点点积攒下来的。老人身体不好,却舍不得买营养品,从来舍不得给自己添新衣服,吃饭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子女们劝他对自己好一点,可他总是笑着说:“衣服能保暖就行,吃的嘛,和原来比已经够好了!”

     

        2001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患有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重病,他就经常往来于医院和学校之间。家人劝他不要太劳累,但他却说:“帮助贫困学生,让自己有点事做,我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忘了病痛。”如今,96岁高龄的李光满身病痛,步履艰难,但每年给贫困学生的关爱和捐款却从未间断。

     

        (本报记者 吕慎)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