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茅盾文学实践的当下启示

    作者:罗维斯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6日 13版)
    图片拍摄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曹春生作)

        今年是茅盾诞辰120周年。这位现代文学的巨擘在文学编辑、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方面都大有建树。回望他的文学成就,难免会感慨他身后的寂寞。在这样一个盛行小清新、小情绪的时代,一位以宏大叙事见长的作家或许难逃寂寞。而这寂寞似乎也正折射出了当下文学的某些症候。

     

    “发现一天之内的中国的全般面目”

     

    ——深切观照社会现实

     

        20世纪20年代,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的沈雁冰,接手改革当时属于鸳鸯蝴蝶派“重镇”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当时的中国现代市民阶层热衷于男欢女爱、恩怨情仇这类茶余饭后可供消遣的故事。商业出版机构的文学刊物自然不会错过以此获利的机会。沈雁冰坚持《小说月报》为书写现代人生的新文学提供一个发表园地,这既有商务印书馆的远见,也显出沈雁冰本人的魄力。他既有培养新的读者、挑战流行阅读趣味的意识,也具备塑造更为现代的文学审美趣味的能力。

     

        与当下我们对“纯文学”的忧心忡忡不同,茅盾的编辑思想并未局限于“纯文学”。1936年,茅盾主编出版了一部大型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他在《征稿启事》中写道:“《中国的一日》意在发现一天之内的中国的全般面目。这预定的一日是随便指定的。我们现在指定的日子是‘五月二十一日’。”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来自中国广大地区的各类人群,甚至“跑江湖”的特殊人群,乃至侨居南洋的华侨贡献了共计百万字的稿件。这次发动广大民众的征文具有首创意义,《中国的一日》是民众书写的结果。这些非专业作者写下的文字,若以“纯文学”概念来看,似乎都不能算文学。但如果以文化传统中的“杂文学”或“大文学”的概念来看,却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生动呈现了“现代中国的一个横断面”。茅盾以更为开放的文学观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照留下了现代中国的宝贵一页。这样的编辑理念和实践不能不说是当下所欠缺的。

     

    “因为我没有做成革命家,所以就做了作家”

     

    ——兼具文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双重特质

     

        茅盾在文学编辑和评论方面的文学观念,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有更为鲜活的体现,于当下文艺而言也更具借鉴意义。茅盾曾坦言:“因为我没有做成革命家,所以就做了作家。”作为革命家的丰富社会活动经验和大量社会科学理论阅读造就了茅盾独特的文学风格。

     

        及时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风貌可以说是茅盾文学创作的最重要主题。《蚀》三部曲就是他本着忠实描写时代的初衷,对国民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及时反映。茅盾既拥有驾驭宏大叙事的能力,又能精细地描摹出人内心最幽微的情愫。他将细腻的日常生活行云流水地贯穿于对重大时事叙述中,其表现力远胜于当下某些空疏的宏大叙事。

     

        在茅盾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宏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始终没有取代人间烟火之气而成为作品的底色。人性的混沌纠缠也总能与时事的风起云涌相得益彰,刚性的重大时事和柔性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并济。探究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和体察个人经验、情感都在茅盾的文学中得以呈现。正因为如此,茅盾及时反映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文学创作才会与他所批评的“标语口号文学”有明显的高下之别。

     

        更重要的是,茅盾的创作兼具了文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双重特质。作为文学家的茅盾对于现实主义有很深的体认。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浓厚兴趣,又使茅盾在写实之外试图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分析。茅盾既以文学创作表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也以文学创作进行社会剖析,并以此形成了现代文学中的社会剖析派。茅盾注重以文学作品全面且深入地反映社会实际。这一点在他对城市与乡村的书写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关城市和乡村的叙述往往无法在一部小说中圆融地交织,反倒形成了一种割裂甚至是对峙的局面。五四以后,鲁迅开创了一种返乡母题的文学范式:当离乡求学的知识青年多年后再次返回故乡,看到的是乡村的凋敝和乡民的蒙昧,并为此感到深深的痛苦。在这种写作模式中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照而存在,显示出一种与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性”相悖的带有落后意味的生存样态。时至今日,许多描写乡村的文学作品都依旧未脱离这种“故乡”模式,都市书写以更为现代化或是物质化的姿态划出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分野,家庭矛盾几乎成了文艺作品中城乡之间唯一的交集。而文学中的乡村或仍然是世外桃源,或展现着未被现代文明沾染的原始强力。都市因繁华而让人艳羡,又因拜金而遭到诟病;乡村因纯粹而让人向往,又因鄙陋而饱受菲薄。

     

        相比之下,茅盾所书写的中国社会风貌展现出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之间更为频繁的互动。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现代城市文明,还是乡村文明都并非全然是褒义或贬义的存在,都市和乡村在现代化进程各有利弊短长而彼此勾连。这些特质能在文学作品中以日常生活和人物性情自然呈现。茅盾细致描绘了现代交通工具怎样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现代经济发展如何冲击了传统乡村经济,都市的声、光、电又是如何吸纳乡村的人、财、物……不仅如此,茅盾还注意在一部作品中细致刻画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并注意展现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和交往。

     

        茅盾将乡村与都市一同纳入中国的现代化中加以呈现,这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更值得重视。当下乡土中国庞大的城市化进程背后,必然有一个更庞大的乡村在为其描绘社会底色。中国的乡村也正在被日渐庞大的城市进行结构重组,对城市的书写不应仅仅满足于小城镇青年对繁华富足的畅想。对乡土中国的书写,既不应该只沦为都市白领渴望脱离现实的桃花源,也不应该只呈现出供现代文明观念批判的落后愚昧,更不应该沦为供某类读者观瞻原始鄙陋的对象。直至今日,茅盾笔下带有中国现代化独特规律的城乡交错的社会图景依旧存在,不同社会阶层以及城乡之间的互动在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中依然活跃。现在依然需要有像茅盾这样的作家,以深厚的社会科学理论素养和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精心描摹的功力,进行新的文学表达。

     

    “要联合促进世界的文学”

     

    ——目光向外眺望

     

        吴组缃曾说:“茅盾之所以被人重视,最大原故是在他能抓住巨大的题目来反映当时的时代与社会,他能懂得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茅盾创作了大量既具有审美性,又与人生、民众、国家、社会相联系,视野开阔的文学作品。

     

        茅盾执着于忠实地展现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却并不是故步自封于一国之境。茅盾的文学观念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点尤为值得当下借鉴和践行。茅盾的作品很早就被译介到国外,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茅盾所书写的现代中国的故事既没有刻意塑造出一种文明古国的温文尔雅,也不以书写落后、保守满足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

     

        在他看来,“文学家所负荷的使命,就他本国而言,便是发展本国的国民文学,民族的文学;就世界而言,便是要联合促进世界的文学。在我们中国现在呢,文学家的大责任便是创造并确立中国的国民文学”。茅盾希望中国文学能够从一种坚固的旧文学传统中完成现代性转换,进而参与到世界文学的创建中来。这一宏愿的实现尚需一代代中国文学家的不懈努力。茅盾的文学遗产有待继承。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