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1616年,东方和西方的两位戏剧大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年逝世。两位戏剧大师的作品分别代表了17世纪的中国和英伦戏剧创作的最高峰。日本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1930)中评价汤、莎“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这是汤显祖第一次被人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400年后,两位大师一次穿越时空的牵手在伦敦上演。9月22日至23日,由江苏省昆剧团呈献、中英艺术家共同执导的昆曲《邯郸梦》于伦敦首演,这是今年中英共同纪念汤莎逝世400年系列活动中唯一一部将昆曲和莎剧融合创作的演出。
中英版《邯郸梦》由有着丰富国际合作经验的英国莎剧导演里昂·鲁宾和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联手执导,中英戏剧演员联袂演出,作为向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年的致敬之作。该剧目被敲定为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2016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要项目。
全剧选取《邯郸梦》的入梦、勒功、法场、生寤四折为主干,呈现原汁原味的昆曲,同时将莎士比亚《麦克白》《李尔王》《皆大欢喜》等作品中有关生死的著名片段融合进卢生的梦中。在每一场戏中,都会出现莎翁笔下的人物,如麦克白、李尔王等,他们将用英语演绎莎翁原作的台词与《邯郸梦》的剧情,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剧中的人物跨越了时空,在《邯郸梦》里互诉世间的悲欢离合。
莎翁与汤显祖的戏剧都是开放式的结构,这为后世艺术家留下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邯郸梦》的中英编导团队充分运用了这种开放结构的特色,把中西音乐、莎翁与汤显祖的人间情梦交织成一台充满创意的年度大戏。
在汤显祖“临川四梦”中,导演们之所以选择《邯郸梦》是因为这部剧对现实的批判性。“这是有关梦想、荣衰、欲望和生死,有关汤莎的协作和对话。”柯军说,《邯郸梦》与莎剧气质最接近,适合拼接与混编,构成哲思的混响。
在里昂·鲁宾专程到南京与中方团队共同排练的八天中,江苏省昆剧院的艺术家们让他深化了对昆曲的认识:“我看到演员们的情感表达被深深打动。这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技术,这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形式。相对于京剧来说,我觉得昆曲更加柔软、美丽、深入。”
《邯郸梦》让在场座无虚席的中西方观众深受感动。在对西方观众推广和了解昆曲与中国古典戏剧的创作上,江苏省昆剧院与里昂·鲁宾导演带领的英国团队合作创作的《邯郸梦》的确是一部能让昆曲走向世界,让更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能了解昆曲和汤显祖的难得佳作。
(本报伦敦9月22日电 本报驻伦敦记者 林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