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4日 星期六

    “入职”一年,机器人写稿前景如何

    作者:周扬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4日 06版)

        智能化时代,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解放甚至替代人的体力和脑力。如今,它们已经开始陆续涉足新闻界。

        新闻写稿机器人早在2009年就已出现,在当时美国的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篇机器稿件。由于机器人有极强的信息抓取和数据处理能力,目前国外已有多家媒体雇佣了“机器人员工”,让其着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财经、数据分析等报道工作。

        而在国内,机器人“入职”新闻行业已满一年,虽然“姗姗来迟”,但国内的新闻写稿机器人技术水平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像最先出现的腾讯“Dreamwriter”(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

        新闻稿为什么能用机器人生成?根源并不是机器人本身有多高明,而是在于在当今信息时代,写稿机器人的新闻生产可以不依赖于现场采访获取素材然后写成稿件,而主要是通过现有数据、资料,快速搜集加工编制而成。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再怎么智能,也是通过人的编程实现的,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现在仍是一些模板化、数据化的短平快的稿件,而真正个性化的写作,比如深度报道、调查报道、人物报道等,机器人还不可能替代记者的主导作用。不过,机器人写稿为记者们节省了大量时间,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撰写更具有深度的文章。正如腾讯公司方面称,“我们更希望‘Dreamwriter’能够解放记者,让记者从事更具挑战和智慧的工作。”

        但机器人写稿也为新闻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能做到对新闻事实加以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迟早会被机器人取代。从长远来看,这种趋势对促进媒体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来说,一定是件好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