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3日 星期五

    让黄土地山青水绿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见闻

    作者: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3日 05版)
    陕西、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太佳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两边山坡上绿草丰茂,生机盎然。刘新武摄/光明图片

        【秋水长天·中国生态地图】  

     

        “荒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山腰腰梯田沟道道坝。秃峁峁变绿海,沟道道赛江南。草长粮丰人儿喜,小流域治理带来好光景。”天高云淡的秋日,一曲悠扬的信天游飘荡在陕北的沟沟峁峁间,也激荡和温暖着黄土高原父老乡亲的心田。

     

        长期以来,生态脆弱一直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特征,也是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源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陕北人民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决战。如今,一个多甲子倏忽而过,陕北大地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跨黄河干流的峡谷两侧,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总面积约439.57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21.37%。区域内地形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面积达90%以上,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影响了这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地处黄河下游的东部地区构成严重威胁。”陕北榆林市副市长马秀兰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切实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沟道治理,从整体上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教授介绍,从200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建立了707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示范区。该示范区以西北农林科大安塞试验站为依托,以安塞纸坊沟流域、延安燕沟流域及延河重点治理小流域为基础,集科学研究、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于一体,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配套模式和生态环境建设关键技术。几年来,先后在9个乡镇建立了高效设施型、农+经济林果型、农+苹果型、农牧型等5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马秀兰认为,兴修拦泥淤地坝是一条不可替代的水土保持措施。

     

        “1亩坝地的效益相当于8亩左右坡耕地和4亩旱地梯田。尤其是淤地坝的大规模建设,在拦泥减沙、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马秀兰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陕西省共建成淤地坝33637座,占全国淤地坝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骨干大型坝2593座,中型坝9213座,小型坝27541座,总库容达68亿立方米,累计拦泥59亿吨,可淤地130万亩,已淤地100万亩。淤地坝建设,为该省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优先开展生态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从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入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长治”工程、国家重点水保工程无定河项目区、淤地坝试点工程、农发水保项目等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保综合治理,掀起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治山、治水、治土建设高潮。

     

        从1999年到2012年的13年,是延安“绿色革命”的13年。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1999年以来,延安已退耕还林9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达67%。

     

        “山上退耕还林,山下治沟造地,两项工程在延安浑然一体,稳步推进,从空间布局与功能上,共同筑起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安全、农田保护、农民增收的新平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延安市市长梁宏贤说。

     

        守护者心声

    乡村大治理 荒山披绿装

     

        我叫曹东生,是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寺坪中心村党支部书记。

     

        我们村位于绥德县城东北40公里处,过去由于村里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群众生产、生活极不方便,多数村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附近。2012年6月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们决定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万亩核桃种植产业。

     

        项目启动以来,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土地整合、配套跟进”的发展思路,聘请专家指点迷津,科学分析了村子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生产要素,通过土地平整,淤泥坝整理等措施,保证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和万亩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市级生态村项目建设的启动,几年来,我们村累计发展核桃栽植面积14680亩。村民郝志杰高兴地说,他栽植的核桃树第一次挂果就收入2000元,相信再过三五年,他的核桃收入会越来越好。

     

        流域综合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使当年的“烂杆村”很快变成了全县有名的“模范村”,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杨永林)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