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3日 星期五

    灵峰村的“精气神”从何而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阳 《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23日 05版)

        灵峰村,江苏省苏州市最北面的“偏远村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大批外来人口涌入,该村近年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村”。令人称道的是,自2003年灵峰行政村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邻里和睦,人人安居乐业,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等殊荣。

        “这得益于我们的家风建设。”灵峰村党委书记高兴元坦言,“我们要打造出新农村应有的精气神。”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风则是家庭成员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灵峰村以家风建设为基础,在村里掀起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走出一条新时期农村治理的创新路径。

        在灵峰公园走廊上,张贴着多幅大型海报,上面的主角都是灵峰村的村民。这是村里开辟的“善行义举榜”,名单经村民小组推举后,由村里10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模范组成的“德善评议团”评选产生。评议团每季度都要召开专题例会,评议村风习俗、善行义举。

        今年65岁的谈雪林,因12000多个日夜的努力,成为首批上榜的三位村民之一。

        每天早上,谈雪林起床后会做一份粥,把药片溶入其中,再拿到母亲面前。谈雪林解释,今年90岁的母亲自从父亲去世后,身体愈发虚弱多病,每天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谈雪林每次都将药配好之后拿给母亲,但老人吞咽药物有困难。谈雪林想了多种办法,最终才发现把药放在粥里一同喝下去效果最好。

        4年前,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谈雪林决定把床搬到母亲房间,与老人同居一室。“我妈妈年纪大了,患上了夜尿症,有时一晚上需要起床四五次,我在身边比较方便。”每当天气晴好,他还会骑着三轮车带着老母亲到灵峰公园兜风散心。

        谈雪林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美德,他的家人、后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谈雪林的孙女已经上学,有天回来对妈妈说:“妈妈,老师布置了任务,今天要给你洗脚,就像爷爷给老奶奶那样洗脚。妈妈你辛苦了!”

        一位孝顺的儿子给一个家带来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养,更是潜移默化、世代相传的优秀家风。除了谈雪林,“孝老不分嫡庶”的时林英、“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袁海华等村民也都出现在红色的榜单上。看了榜单上的事迹,62岁的谈永健对记者说,这些的确是他们村上发生的事,每个人都很不简单,今后自己也要争取上“善行义举榜”。

        近年来,灵峰村还通过“德善评议团”评议,在全村票选出“文明家风示范户”893户、“文明家风标兵户”18户。通过挖、评、学、创、选等环节,引导村民树立好家风,探索传承家庭传统美德,这个只有1500多户的村庄,先后涌现出“十大好媳妇”“十大孝儿女”“相城爱心使者”等众多先进人物。

        好家风有了,村书记高兴元开始琢磨,如何以此为基础提炼出好的村风。

        “什么最能代表灵峰村的村风,只有村民说了才算。”2014年,他发动全部村民,以一户一票的方式开展民主评选。

        通过不断筛选、总结和提炼,他们整理出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做人正气抵制邪气、耕读传家积极向上、相敬相爱家庭和睦等十条“灵峰家风”。同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

        “良好的村风需要以家风为底蕴。”高兴元表示,灵峰村村风的形成,源于对家风的总结和提炼。比如说,灵峰人非常看重教育,在路上遇到老师,村民会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家里做客,聊聊自己孩子当年得到的培养以及如今在外的荣光。

        在这样的氛围下,“村风”中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尊师重教,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如违反九年义务教育法,不支持子女入学,经教育不改的,取消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村里的一切福利待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建设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灵峰村不断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开展村规民约教育,并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德善评议会”“禁黄禁毒禁赌协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坚决刹住迷信风、赌博风和大操大办风。

        近年来,灵峰村开展了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文明志愿者驻村庄、道德讲堂、文艺演出等不同类型的活动,树立榜样,推动家风、村风建设,凝聚全村百姓认可的“精气神”。此外,灵峰村还设立了乡风文明志愿岗12个,成立了总数达600多人的9支志愿者队伍,长期宣传、推广灵峰家风。

        “让每家每户的好家风凝聚起村风,再把这股好风气浸润到每家每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居民。这不但提升了我们农村管理工作的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也打造出新时期一个新农村该有的‘精气神’。”苏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缪学为说。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王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