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国海滨小城旅顺,距离海岸5.3海里的地方,有一座面积仅0.73平方公里的小岛。这个小岛从地图上看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却聚集了数万条黑眉蝮蛇,由此得名蛇岛。
蛇岛的地质构造十分独特,裂缝纵横、洞穴遍布。岛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其他均为悬崖峭壁。蛇喜潮湿,聚居地多位于临水地带,所以人烟荒芜的小岛成了蝮蛇的天堂,而石缝与岩洞利于地下水蓄积和植物生长,为蝮蛇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隐蔽的越冬场所。
早在数亿年前,蛇岛只是辽东半岛的一座山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渤海湾下陷,蛇岛最早的雏形来自于不断被海水侵蚀的山峰露在海面上的峰顶。当时的蛇岛还很小,只是现在的几分之一,若干年的地壳运动以及海水的冲刷侵蚀,饱经沧桑巨变的蛇岛才形成今天的样子。
至于岛上的黑眉蝮蛇,它们既不是大陆蛇类渡海过去的,也不是由渔船带至岛上去的,而是这里的“原住民”。海陆变迁、风云莫测,当山峰变成了孤岛、乐园变成了地狱,它们却经受住了千百万年恶劣环境的艰苦考验,不断进化而存活了下来,并为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黑眉蝮蛇一般长为60至70厘米,大一些的也不过1米。它们都是天生的伪装者,不仅躯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酷似,连栖息的姿态也能模拟周围的物状。
外来的候鸟是蝮蛇唯一的食物来源。蛇岛恰好位于东北亚候鸟迁徙带上的中间位置,春秋两季,南飞北往的候鸟云集于此,这也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自然生态圈。此时的小岛上,灰褐色的黑眉蝮蛇挂满枝头,它们盘旋成弹簧状,与树枝混为一色,头部微微昂起,纹丝不动地伏在树上,只待小鸟落下时一触即发。然而,这样的盛宴一年也并无几回,黑眉蝮蛇超乎寻常的耐饥渴能力不得不让人感叹。每年捕食两三只候鸟已可维持生命,吃到七八只即能生长和繁殖。其他时间它们都会进行冬眠和夏眠,以减少体力消耗。待到下一个捕食期,整个岛上便会再次苏醒。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人管理的蛇岛滥捕乱猎现象十分严重。1980年,国务院成立了“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岛上建立了观察站,并对蛇岛进行科学的观察和保护。此后,蛇岛重新得到了“与世隔绝”的生态环境,黑眉蝮蛇也重获新生。保护区成立后,蛇岛蝮蛇数量从最少时的9000多条增长到了如今的20000多条。
然而,近年来,蛇岛上的黑眉蝮蛇却又遇到了新的麻烦。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人类的非法捕杀,东北亚候鸟的种群与数量都在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蛇岛上的食物来源,导致蝮蛇数量锐减。其中,与蛇岛隔海相望的老铁山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捕杀情况尤为惨烈。据当地老村民讲述,在20世纪90年代,一名打鸟好手通过猎鸟贩鸟一年就有过万元的收益。虽然国家对自然区的保护有明文规定,但受到巨大经济利益驱使,捕鸟行为仍屡禁不止。
护蛇先护鸟,近年来,旅顺边防大队的官兵积极参与到这场蛇岛的生态保卫战里。2016年1月,该大队官兵在老铁山巡逻时,发现山根底落着一只白色的大鸟,身长半米,体格健壮,但右爪被捕鸟器困住,无法飞翔。为此,官兵们迅速打开捕鸟夹子,并将其护送至最近的山头边防派出所,并与保护区管理处取得联系。半小时后,有关专家赶到现场,确认该大鸟为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境内数量极为稀少。
这只是边防官兵们在护鸟护蛇战役里的一个镜头。每逢春秋两季,边防官兵都要定期到山上巡查,捣毁偷猎者布下的各种陷阱,给鸟儿正常的栖息环境。不仅如此,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旅顺边防大队还积极协助渔业部门就蛇岛周边海域实施禁捕监督,最大限度地避免海上作业对蛇岛生态环境的影响。候鸟来此捕鱼多了,蝮蛇捕食机会也就多了。
时间飞逝,寒暑交错,保护蛇岛生态的边防官兵走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官兵那份与蛇岛隔海守望的感情。
图片均来自光明图片